【案例】“农村家庭本科生就业最难”背后的反思(3)

【案例】“农村家庭本科生就业最难”背后的反思(3)

农村本科生就业不患难而患不公

农村家庭普通本科生就业最难,失业率达到三成,这样的调查结果,与现实的情况基本吻合,所以并没有让人感到意外。而蓝皮书也进一步指出,激烈的就业竞争衍生出一个副产品——“拼爹”现象在大学生就业中相当普遍。调查结果显示,家庭背景与学业成绩和能力对于能否找到工作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能否进入体制内就业和能否获得较高月薪则有影响。现实中,各种“萝卜招聘”现象的存在,就是对蓝皮书结论的一种佐证。“人家有的是背景,我有的只是背影”,这的确成为这个时代苍凉的表情。

农村本科生就业最难,不意外并不等于合情合理。毕竟,在“最难”背后,差的不是能力、水平、技术,而是差一个“好爹”,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毕竟,用人唯才早已达成共识,理应被充分信仰。同样,另一组数据不容忽视——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规模在2013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8万人,让2014年成为又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年”。事实上,越是难就业,就越要确保社会公平,不然,挤压的可能就是农村家庭普通本科生的就业机会,因为他们无爹可拼,是弱势群体,处于就业链条的最底端。

于本科生就业而言,公平就是要确保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有同样的机会、对等的权利,避免人情与关系对公平的破坏,对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侵害。遗憾的是,尽管人社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都表示,要确保就业公平,反对就业歧视,但口号是一回事,行动则是另外一回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前不久国土部的招聘,要求北京户口,这样简便的一个条件,就人为制造了不公。而在各种现实利益的博弈中,农村学生因为社会资源的缺失,自然就处于先天的劣势地位。

因而,于农村本科生就业而言,不患难而患不公。此前,各大高校在招生时,曾有意识地向农村倾斜,因为农村学生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少;如今,在就业中,也应有这种向低处倾斜的意识,毕竟农村家庭的本科生,他们和他们父母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是很有限的。在短期内无法破除各种人情干扰时,就业政策的确有必要向农村本科生倾斜,如此,才能更好地呵护就业公平,哪怕暂时无法改变农村学生就业难的事实,也需要让他们看见公平、看得到向上的希望。

农村本科生“失业率高”需改变教育方式

一个农村家庭倾尽所用供养一个大学生到最后得到的是失业的结局。这样的结局影响很远,农村群众将不再相信教育改变命运的神话,农村孩子也将不再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的真理,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孩子高等教育面临危机,农村建设高等人才缺失。笔者认为,作为国家层面应该积极出台政策,促进农村毕业生就业,高等学校要加快转变教育方式,增强农村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真正的培养一批从农村来的高等人才。

农村本科生失业率高,大学教育方式需要转变。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有差异,城里孩子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中长大,知道社会的发展形势,能够较早的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而农村孩子还天真的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天堂,进了大学就完成了光宗耀祖的使命,没有目的性,对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没有基本的判断,整天只是跟着老师的指导,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到头来分数考得很高,但社会适应性却较差。大学教育需要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开展必要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实践,增强农村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在毕业以后能够大方、从容的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的资源有很大的差异。城里孩子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环境里成长,周围的亲戚朋友都是社会上小有成就的人,思想观念也比较前卫,城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练就了自己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农村孩子,对此还有一个学习适应过程,如果大学教育忽视了这样的差异,只是一味的要求专业技术精,那么最终农村孩子也将秉承农村的那套处事方式,与城里世界脱节。同时,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农村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上处在温饱线,不能像城里孩子那样阔气的进行交际,这也是造成农村孩子脱离社会的一个客观原因,学校教育应该重视这样的平台搭建,让这些孩子尽早的接触、认识社会,尽早的形成自己的一套社会价值观。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