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立制,管住长远
坚持把整改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哈尔滨对查摆出的问题不等待观望,小有小改、大有大改,并建立专项督办制度,及时协调相关单位专事专办、特事特办。同时,还不断加大专项治理和整改力度,并通过建章立制,着眼于管住长远。
公车私用、文山会海、超标准公务接待、设立“小金库”等7个方面问题,群众意见最集中。于是,哈尔滨瞄准顽疾,重拳出击,狠刹不正之风——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市里制定公务接待管理具体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已下发执行的《哈尔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着重解决超标准接待、宴请,超标准占用住房,超编、超标准配备及违规用车问题,完善领导干部住房、用车等生活待遇制度。
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哈尔滨从严控制各类文件简报和内部刊物,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加人员规模。市委、市政府印发文件数量较前3年同期发文平均数下降26.2%;削减简报(刊物)40种,下降30%;全市性会议同比降低11%。在此成果基础上,哈尔滨制定了市会议费管理办法,在会议分类,审批,开支范围、渠道、标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方面做出规定,并结合市直部门实际,制定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对培训的分类、申报、审核、范围、标准、地点、时限、监督管理等做出具体规定。
结合《外交部、中央外办、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省部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的意见》,哈尔滨制定了实施细则,对出访的必要性、人数、时间、经费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全市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团组批次和人次同比下降26.7%和22.8%,市本级“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同比下降13.7%。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哈尔滨提出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提高接访频率,延长接访时间,适当增加随机接访,现场解决问题;对群众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非正常访,要组织机关干部带案下访,核实情况,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对已办结的信访事项要重点回访,跟踪问效,确保信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认真剖析群众诉求反映不畅的问题及原因,深入研究畅通群众利益反映渠道的措施,对现行有关制度进行修订,切实保证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受理和解决。哈尔滨还深挖引发群众信访原因,查找群众信访活动背后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从严追究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