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反映,一段时间以来,否定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割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成为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功绩与历史地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学者们强调,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显著的,为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打下了重要而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前的30年和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连续不断而又有所不同的两个历史时期。不能将这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互相否定。
学者们指出,否定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和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历史的思潮背后,实际上是近年来盛行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作祟。任由这股思潮泛滥,势必会混淆人们的历史观,搞乱人们的思想,甚至可能出现社会动荡。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等领袖人物,搞历史虚无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针对当前否定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的种种言论,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对广大人民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的历史教育。
热点九:关于党风廉政与法治中国建设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迅速推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思想理论界受到广泛好评,也成为思想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是关于党的作风建设。学者们对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等一系列举措给予积极评价,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普遍表示认可,一致认为作风体现党的性质、代表党的形象,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央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的举措,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实干兴邦、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格,映射出中国未来施政动向。在充分肯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于改进作风的可持续性表示出一定程度的担忧,担心抓作风转变是“一阵风”,担心以形式主义反“四风”等。
二是关于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初的反腐讲话中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这些思想观点受到理论界的好评。学者们认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表明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反腐败取信于民的关键。多数学者坚信,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随着各项反腐制度的完善、社会民意的不断汇聚,一定能放大反腐正能量,让未来的反腐斗争更有成效,带给社会更多的廉政信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