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难在哪里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难在哪里

核心提示:以确立融合发展新观念为起点,千方百计增强全民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意识,破除对融合发展的各种误解,树立开放式发展观念;破除国防建设由政府和军队包办的观念,树立社会力量共办国防的观念;破除国防建设只能由计划调控的观念,树立市场竞争观念;通过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最大程度唤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热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决策,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部署。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准确把握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是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引向深入的战略举措。那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深在哪里,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困难呢?

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

落后的发展观念是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思想观念上的枷锁,比实际工作中的障碍更难打破。我军各部门独立发展的特殊经历,形成了“自我保障”“独立发展”等观念。这种传统观念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利益机制相结合,又形成了基于经济利益的“本位主义”观念。实践中存在的重复建设、部门所有、资源闲置浪费、改革中强调所谓“客观困难”等,都是观念的障碍。因此,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阶段,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以确立融合发展新观念为起点,千方百计增强全民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意识,破除对融合发展的各种误解,树立开放式发展观念;破除国防建设由政府和军队包办的观念,树立社会力量共办国防的观念;破除国防建设只能由计划调控的观念,树立市场竞争观念;通过解放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信心,最大程度唤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热情。

顶层规划的融合机制难以构建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规划机制,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科学的规划机制是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快速有效发展的重要路线图。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机制。目前,国家层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机制已经形成包括论证、制定、审议、执行、报告等环节在内的程序和方法,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一直处于国家的规划体系之外,而且在制定程序和方法上,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很大差异。由于缺乏规划衔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和军队建设脱节,使经济社会发展难以贯彻国防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难以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同时,也使国防和军队改革与国家全面改革不同步,给国防和军队建设造成了许多新的困难。要实现军地两大规划机制的衔接,必须实现三大融合。一是机构融合,国家和军队的规划计划机构都要吸收对方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对涉及军地双方的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的确立,军地双方要共同研究论证。二是内容融合,国家和军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涉及军地双方的内容要相互衔接配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逐步使国防和军队发展规划真正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三是程序融合,要强化军地相互沟通的环节,统一有关内容的审批权限,协调规划计划制定的周期。

长期形成的发展体制难以改革

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地方的相对独立首先在于体制分割,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在源头上形成宏观体制框架,突出体制调整重点,从根本上保证融合式发展模式的建立。近些年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体制分离是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体制障碍解决不了,许多深层次问题就难以解决。但体制改革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处于攻坚期、深水区,必须在深化军民融合发展体制上有突破,逐步攻破众多体制障碍。在改革重心上,要突出国防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国防动员体制、民兵预备役体制和边海空防管理体制改革,着力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军事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在改革方式上,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科学论证,审慎决策,稳妥实施,以军事需求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军民融合质的跃升,使军民融合向着更高水平和更具活力的发展体制方向迈进,不能甘于维持现状,不能让现行的体制固化下来,成为融合发展的阻力。

融合主体的利益藩篱难以打破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能仅靠融合发展主体的国防意识,除了认识的深化和决心的坚定之外,还要有各种条件的准备。我们不能一味地把融合难归罪于协调部门的不积极,这里还有一个利益的调整问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资源统筹配置的过程。资源的统筹配置必然要调整改革原来的利益分配方式,必然要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削弱一部分人获取利益的权利和机会。这就难免使深化改革举措引起反弹,产生阻力。所以,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我们应有更求实的认识,改革就可能有不同利益的诉求,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平衡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然后统筹地去推进这种改革。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变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调配资源,不善于利用市场机制的做法。在综合衡量各方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让市场决定资源的价格、流向,通过竞争决定企业的参与程度,从而优化融合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融合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融合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找准国家、军队、企业利益的契合点,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合力。比如:在基本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民用技术军用以及民用企业进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为此,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使融合发展具有稳定而明确的利益补偿渠道。我国目前有13万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都与传统军工企业相比肩,有的技术水平甚至高于十大军工集团,但是却只有550家民营企业进入军工行业。因此,为了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我们既要让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单位树立全民建国防的观念,又要在制度设计上实现公共利益与部门、企业利益的结合,实现军民融合的责任驱动与利益驱动相结合,出台规范的融资投资、风险补偿政策,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大战略,当前正处于军民深度融合速度提升期、融合结构调整阵痛期、融合政策深度调整期,必须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勇往直前,坚定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横下一条心深化改革,我们相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格局一定能够加快形成。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