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二
新审批流程今年将全市推行
2014年,本市将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和载体,加快投资项目审批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过程推行投资项目统一编码用码制度。逐步形成跨部门、跨区县、互联互通的投资项目大数据,汇总审批信息,跟踪审批进展,在线实时监控,以信息化支持审批管理的“标准化、便利化、透明化”。
同时,本市将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2013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办法(试行)》,并在朝阳、海淀、丰台、通州、大兴5个区试点。今年,本市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新审批流程。
此外,本市今年将创新投资管理服务机制。继续完善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综合协调、市区联动等工作机制,统一技术规范和审查标准。在立项、土地供应、规划方案审查、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本市将试行主要部门综合审查机制,逐步实现菜单式申请、模块化审查、标准化审批。
亮点三
自然垄断行业
逐步实行特许经营
报告中提到要研究制定“负面清单”,究竟什么是“负面清单”,在本市将如何实施?
据了解,本市负面清单管理将分产业实施,着重列出本市在各个产业需要调整退出、限制发展的功能。比如说在三产方面,本市将按照首都功能和城市性质,紧密结合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制定全市服务业“负面清单”,明确四类功能区、高端产业功能区及十六区县调整退出、限制发展的产业和功能,逐步实现分区域的细化管理,优化全市整体布局。
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本市将优化各类投资主体公平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自然垄断行业逐步实行特许经营,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另一方面,本市要缩小企业投资核准范围。国家已经发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今年将修订本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