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夸张的艺术结合体
巴格拉特大教堂,建在乌克梅里奥尼山上,从这里可以俯视库塔伊西城。这座规模宏大的教堂,是巴格拉特三世在十一世纪初建造完成的,巴格拉特大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由三个半圆形的宏大建筑组成。中央的大圆盖顶,由4根独立的高柱和相互重叠的拱门支撑,纵深近50米。教堂内墙用马赛克装饰,外壁有精美的浮雕。浮雕上雕着漂亮的花朵和动物图形。繁盛时期的大教堂,无论与其他国家的罗马式教堂相比还是与其他形式的教堂相比,都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堂内的繁华设施及装饰布局无一不彰显着当时格鲁吉亚的身份和地位,搭载着整个格鲁吉亚的建筑风格将大教堂无与伦比的宗教色彩浑然一体的表现出来。
格鲁吉亚的优美风景
格拉特修道院是大卫四世时代建造的。1130年,在位于库塔伊西东北约12千米处的伊梅列吉亚的山丘上。举行了格拉特修道院及其附属王立学校的创立仪式。大卫四世虽然不能出席仪式,但在其遗言中命令将自己的遗体埋葬在这里。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建有钟塔。屋顶上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这些雕塑形象都与建筑结构浑然一体。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气魄,较多运用变形夸张手法,但又不同于古代的写实风格,这是因为“蛮族”艺术掺入的影响。这些被变形的形象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下产生一种阴郁和怪异感,具有解释教义的意义,体现中世纪人的世界观。格拉特隐修院,曾在长时期作为格鲁吉亚的文化和学术中心 并在格鲁吉亚的黄金时代留下了许多浪漫的诗歌和文学遗产。
格拉特修道院是大卫四世时代建造的
保护中的濒危遗产
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代表了中世纪格鲁吉亚建筑的繁盛,是格鲁吉亚历史文化的代表作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巴格拉特大教堂部分建筑在1691年遭到土耳其人摧毁,但遗迹仍保存在库塔伊西市中心。这也巴格拉特大教堂的珍惜之处.
历史悠久的巴格拉特大教堂
随着城市的发展,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现存建筑面临着危险,涉及这一遗产地的一项改建工程将会破坏其完整性,世界遗产大会强烈建议停止该工程。200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为濒危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格鲁吉亚目前正在遗址所在地兴建的建筑物,将破坏该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将其列入濒危名录,希望阻止该建设专案的进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