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需要改革的勇气与胆略(2)

制度创新,需要改革的勇气与胆略(2)

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0多年的发展历程,人们已经深刻领会到,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开放与改革的两个轮子的合力共生、奋力向前。我们崇尚的开放,就是面向全世界,敞开中国的胸怀,实现全人类经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我们企盼的改革,就是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态文明,迈开革命的步伐,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陈旧陋习,促进中国在走向开放的世界中更加豪迈。可以预见的是,开放与改革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共同推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开放,难言改革;改革停滞,也就绝无开放的实效。中国经济惟有两个轮子的协调运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上海自贸区的“开放”本质,需要的是试验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相一致的运行秩序和做法,也就是通过改革在试验窗口内实践制度规范的“推陈出新”,通过相应期限的检验形成在我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接轨型制度体系。这种“倒逼”,将循序形成二个梯次型层面,即在试验区域内,通过开放型衔接,逼迫改变我国经济的某些现行做法,检验其适应程度与创新实效,体现开放型窗口实验中改革的保驾护航效应;在循序推进的第二梯次层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必须在尽可能不太长的期限内,形成可以在我国广大区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型制度,以持续体现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以辐射、带动我国经济改革转型升级。因此,开放与改革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的形式,促进我国顺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从而加快我国经济改革转型的升级,以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更进一步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的衔接上观察,是中国应对当今世界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为主导特征、以规则投资为主流理念、以智能化成果和数字化服务的联合体为主要载体、以区域特惠贸易安排为全球体制的经济全球化新浪潮的“主动型”试验。中国进一步把握好“开放之门”,当务之急是做好三个根本转型,即由单项引进开放转向双向互动开放为主,由货物贸易开放为主转向服务贸易开放为主,由降低关税壁垒为重点的开放转向降低无标价壁垒的重点开放。自由贸易区试验,就是我国新形势下的开放宣言,也是新一轮开放的冲锋号角。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