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如何让父母幸福养老(2)

常回家看看——如何让父母幸福养老(2)

陈彦:对,如果寄希望于在社会层面或者哪怕一个社团互助型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江小鱼:现在连基本物质上的肉身上的养老,我们现在还处在一个大家非常力不从心的阶段,从社会到个人都力不从心,实际我觉得我们不能说因为仅仅在物质上对老人力不从心我们现在就觉得要把他们精神上的那种感受要当成第二步,其实我觉得在第一步就应该做很多事。

主持人张宁:这个很真实。

江小鱼:很重要,包括我们现在的那些没进养老院那些空巢老人,他们的寂寞,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老人,他们甚至有的可能有夫妻俩都分居两地,一部分跟着孩子这儿,一部分在老家,甚至还有我做过一期节目,也特别惨的叫“失独老人”,他的孩子独生子女,结果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辈子不可能再有孩子了,他们现在也都六七十岁了,他们的那种问题也特别多,这种老人现在全中国也有一百多万人呢,失独的。

陈彦:对。

江小鱼:更重要的是社会层面,我们之前开玩笑说的养老移民,是在一个农业社会,他在农业社会里面他的那种宗族整个的伦理能保障整个系统把他通过家庭的价值去正常运转,而我们现在所谓的现代社会,实际上他更多的是要有赖于社会的保障,福利保障系统去完成这件事。

陈彦:但是这个因为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才会最终这个剧还是希望唤起儿女的孝心,因为家庭的养老目前还是老人的主要的方式。

江小鱼:而且这个过程还真不能太漫长,因为你不能让对方老人,我们现在身边的老人等不到这一天,就像刚才说的,现在70岁的老人、60岁的老人报名100年后才能进,他得先保证自己能活到160岁,才能够进养老院,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要,我觉得我们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应该迅速的倾斜到这边来,迅速,不能说这个事50年后、100年后解决,不行的,因为现在老人就生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这些老人。

主持人张宁:其实我们知道赵宝刚导演的每一部剧作都是一个社会风向标,而且从去年一个《北京青年》就让所有的青年热血沸腾重走青春,上次采访他的时候他也提到了重走只是一个形式,其实根本是让你心里面有重新走的这样一个旅程,回顾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目标更准确的向下走。同样这部《老有所依》也一样,就是说我们呼唤的刚才陈彦说过的,目前中国养老主力还是在家庭上,当然我们是对社会和政府是有预期的,而且在很多政策保障上现在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包括呼吁二胎的政策,国家现在已经非常重视,也意识到老龄化问题很尖锐了。咱们还是跟着本子的结局走,陈彦在设计结局的时候设计到了说江开国在跟木兰强调说桐城是生你、养你的,让你展翅高飞的,不是让你回来等死的,就是陪着老人。虽然这个话有点过,但是我们能够体会到父母这种心态,最终陈彦写的结局是老人来北京,等于化解了矛盾,是他们愿意来牺牲自己,说的有点残酷,但事实上是这样的,一个老年人最后选择留在了北京,陪着子女。我想问问陈彦,这里面有没有艺术化的处理?有人说这个结局有点过于理想化,等于还是牺牲了老人,成全了年轻人。

责任编辑:张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