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发展创造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一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全体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重视发现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群众文化骨干和积极分子,大力支持基层群众的文化创造。各个门类的文化工作者,是人民群众中参与文化建设的专家和代表,是文化创造的活跃因素和骨干力量。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创造的政策环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投身文化创造,创新观念、内容、风格和流派,形成各类文化人才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优秀文化作品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
文化创造的活力从哪里来(4)
- 中国理论网:“文化创造核心在人”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2025-08-07
- 构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运行机制2025-03-31
- 福建着力激发投资创业活力2025-03-24
- “闹”元宵!乙巳新春活力满2025-02-13
- 从春节消费看中国市场活力2025-02-12
- “春节消费地图”藏着怎样的消费活力?2025-02-08
- 春节经济彰显中国发展活力2025-02-08
- 春节文旅消费活力迸发2025-02-03
- “游”起来、“火”起来、“潮”起来——春节文旅活力迸发2025-02-02
- 活力旺 亮点多——春节消费市场一线观察2025-02-01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户外运动绘就4亿人健康生活新图景
- 谋篇布局!“十五五”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守正创新,让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 刘雪杰: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打造交通强国首都样板
- 叶堂林: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李蓉 | 历久弥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文化惠民,让精神力量在烟火气中生长
- 徐辉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学价值——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周年之际
- 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创新与活力
精选视频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根本保证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论
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
如何继续传承和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