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诗派:清代诗歌史不可轻忽的开幕(2)

河朔诗派:清代诗歌史不可轻忽的开幕(2)

鉴于申涵光诗文的重要价值长期被忽视的现实,李世琦先生与邓子平先生合作,将申涵光现存诗文编为《聪山诗文集》,并作了认真的校勘;同时又将《永年申氏遗书》加以影印,一并于2011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给研究清初文史带来很大的便利。随后,李世琦先生贾其余勇,再接再厉,又撰写成二十余万字的《申涵光与河朔诗派》一书,总结了他在整理申氏著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河朔诗派的心得。

《申涵光与河朔诗派》最大的特点是考论细密,对申涵光毕生的学行、创作、交游都作了全面的论述。仅交游方面,我们就看到,举凡顾炎武、傅山、孙奇逢、魏裔介、魏象枢、杨思圣、王士禛、朱彝尊等重要文士,书中都有专节考论其往来之迹,很有参考价值。在创作方面,对张盖等六子的生平和诗歌艺术也一一作了有见识的论述。这是以往研究所未涉及的新内容,不仅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对清代畿辅文学研究也是个有力的推动。在最后一章“河朔诗派的精神遗产”中,作者指出:“河朔诗派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化在河北逐步发展的自然结果。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中国文人的隐逸情怀,加上雄健朴质的燕赵地方文化,成为河朔诗派诗人的三个精神来源。”由此出发,对“河朔诗派”的理论纲领、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所列举的诗派成员多达四十余人,令人惊讶。这些论述提醒我们,“河朔诗派”的确是清初被我们忽略了的一个创作群体,其思想倾向和文学成就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读这部著作,我有一个特别的感受,就是语言活泼、可读性强,不像时下许多研究著作,尤其是前辈所讥的“博士体”,结构雷同,千人一面,堆砌概念,枯燥乏味。该书的文字明快畅达,要言不烦,虽章节划分略嫌过细,但一事一议,读来爽豁,也不失为一种有个性的写法。比之饮馔,如精洁小皿,一品入口,意犹未尽,而新品复至,直到终席而不厌。我读此书,正有这种感觉,看着看着不觉终卷,不嫌其多,只恨其少。

清代文学留下的文献实在太浩繁,靠有限的专业工作者从事研究,许多作家和书籍不知何时才能有人触及。如果各地文史工作者都能热心于地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利用地方资源的优势,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研究,都将会有功于学界。只要各地从事乡邦文学史研究的人多了,清代文学史的全面拓展和深入,在较短时间内便不难实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