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史观 科学评价党的领袖人物(3)

坚持唯物史观 科学评价党的领袖人物(3)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核心提示: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强调对领袖人物的评价应采取全面、历史、辩证的科学分析方法,客观、公允地看待党的历史与领袖人物。

讲话鲜明强调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重要的在于着眼未来,“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对于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走过的弯路,我们党并不讳言,而是公开郑重地承认并反思错误、改正错误,诚恳地以史为鉴,体现了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自信。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重申:“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事实的确如此。

在起草《历史决议》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做起来”、“改正过来”、“做好”,看法明晰,用语简练,指明了对待真理和错误应有的科学而郑重的态度。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和110周年的讲话中,也都强调了我们党的这一一贯认识。习近平同志这次讲到要“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进一步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

经验是财富,教训也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善于总结。只有敢于并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特别是教训,才能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从而更好发展。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敢于承认、正确分析、坚决纠正失误和错误,不断追求真理,就一定能得到群众支持而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不能任意选择的。五千年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史,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骄傲和自豪,是一座巨大而丰富的精神宝库。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苦难与辉煌交织,光荣与梦想辉映,可供挖掘和汲取的正能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评价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固然重要,但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评判者。共产党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真正做到“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执笔:柳建辉 李庆刚)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