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普遍意义(4)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普遍意义(4)

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时间里,“为人民服务”不仅写入了宪法,成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还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准则。即使在“文革”等遭遇挫折时期,期间历次党代会中,都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写入党章。为人民服务思想也在国家建设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建国初期,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教育、科技、群众体育、卫生防疫等社会事业,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素质、文化素质及促进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这艰辛探索、发愤图强的29年,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靠和带领人民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曲折中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闪耀在中国共产党35年的改革开放中

1978年以来,依靠自身力量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中国共产党,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35年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党集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35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为人民服务思想不断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他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在1992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被视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35年波澜壮阔的新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仍然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经过92年的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人以“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和庄严誓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的旧中国改变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新中国。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的结论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誓言和宗旨,也成就不了中国共产党勇立时代潮头的辉煌历史。

背离为人民服务思想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与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对比的是,苏联共产党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苏共建党88年,执政74年,曾经创造出辉煌业绩,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光彩夺目。2005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慨叹:“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