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普遍意义(9)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普遍意义(9)

为人民服务思想从根本上超越了“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普世价值”,为人民服务思想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注重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法制、人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从政体、国体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摆脱了“三座大山”,真正获得了自由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人权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新时期体现为以人为本,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及其实践比“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普世价值”具有更彻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民主、自由、法制、人权”是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但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成为领导阶级后,“民主、自由、法制、人权”并没有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相反,对社会底层人民群众争取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事业给予镇压和打击。如:美国的种族歧视。同时,“普世价值”成为西方一些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排斥不同文明的思想和舆论工具。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为利益集团服务,并没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相反,中国之所以取得较快的发展进步,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人民服务思想具有顺应历史趋势的“天下”视野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人民服务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哲学的宇宙、天下、家国、民本等哲学概念,构建了一种和而不同、兼容并济、崇尚和谐的“天下体系”,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政治哲学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存在着的“三种文化”:一种是,眼中只看到敌人的霍布斯文化,另一种是以竞争代替战争的洛克文化,还有一种是与朋友建立同盟的康德文化。对西方政治理论具有结构性的改进意义。把政治理论由西方的“国家—国际理论”扩大为东方的“世界—国际—国家理论”。为人民服务思想因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为终极目标而具有国际意义。全球化让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在国际形势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为人民服务思想为各国与世界提供了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南,确立以和谐、善治、良政为核心诉求的政治世界观。

(三)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普遍意义

1、为人民服务思想有助于建设和谐国家。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对于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代表了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空前繁荣、信息高度发达,社会大分工更趋密切。为人民服务思想首先从哲学高度回答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从而有助于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有助于注重均衡发展,避免两极分化;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环境保护;有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避免各类社会问题的发生;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基础。

2、为人民服务思想有助于解决国际新问题。当今世界面临四大难题:一是贫困与发展;二是和平与战争以及恐怖主义;三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包容;四是生态环保问题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严峻棘手,“普世价值”能够解决吗?西方模式能够解决吗?可以说,西方价值观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对策,这些困境和难题的背后是全球化环境下西方政治话语的苍白,“普世价值”当然是无语。当然“自由、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源于西方的观念,只要不被滥用,都是好东西。中国人过去反抗西方列强的欺辱,坚持的也是这些理念。问题乃是西方一些国家把自己单方面界定的某些价值说成是“普世”的,言行不一,标准双重,流于形式,甚至通过种种手段进行推销,还不惜诉诸武力,造成世界动荡不宁。这些问题的本质在于缺少以“天下观”为宏观哲学视野,以人为本为天下情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根本价值,没有站在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高度,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追求全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来回答、思索并解决全球化、地球村的根本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为人民服务思想具有普遍意义,能够系统地指导解决碰撞和发展中遇到的方向问题、归属问题、力量问题、和谐问题等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基本思想、向对全人类的责任担当出发,以“对抗”替代“包容”达成和谐,以“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谋求全面发展,以民主作为手段而实现良好的政治治理等,而这些共同价值正是当今世界极大多数人所祈求、所盼望、所迫切。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