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山区小城何以成“文明摇篮”(2)

三明市:山区小城何以成“文明摇篮”(2)

摘要:“好在共建,贵在坚持”,1990年2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题词肯定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绩。三明市委及时总结了富兴堡街道共建的经验,在市区全面推开了以“六联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共建活动。

重在建设:关键是提升人的素质

“第一次走进血站,很紧张,伸出右手,左手扶着椅子,腿都有些发软。”林瑞班如此描述自己的“第一次”。从1995年5月,在《三明日报》上看到《无偿献血倡议书》,心怦怦跳地献上第一回血之后,林瑞班就开始了定时无偿献血之路。

现在,他坚持每两个星期献血一次,已成为三明市的献血大使、福建无偿献血冠军。至今已累计无偿献血228200毫升,相当于45个成年人体内血量的总和。

1998年5月,他发起组建了全国首家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如今,会员从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了2000多人,献血量超过1000毫升的会员已有1300多人,为无数病人注入了生命的甘泉。“在三明,只要是做文明的事,大家都很支持。”林瑞班把自己的号召力归功于三明文明的土壤。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城市面貌好了,关键是提升人的素质。三明坚持以德化人,德育工作润物无声。“身边好人”评选、道德讲堂、文明餐桌行动……文明,在一项项细致务实的文明创建活动中传承。文明的土壤,孕育文明的人,三明好人全省最多就是明证。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曹阳飞宇背着父亲上大学,感动全国人民;陈金刚学雷锋小组30多年坚持为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义务补鞋、修理电器;市道德模范庄彩男是梅列区青山社区个体理发师,她多年坚持每月5日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她说,关心他人,真的可以快乐自己。

文明,早已融入三明人的血液中。精神文明创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只要找准了方向,一抓到底,必能积小胜为大胜。30年如一日的文明创建工作,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273万三明人实现“三明梦”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