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太湖
动员全社会倾力参与
水是无锡的灵魂,无锡因水而灵动。
滨湖区河埒街道月溪苑内的华巷浜,河水清绿,树影婆娑,人们沿着岸边的绿荫小道纳凉踱步。一眼望去,岸边柳树垂落水中,绿色植物爬满驳岸,良好生态环境令人赞叹。而3年前,华巷浜还是一条黑臭河道;通过水生态修复治理,如今面貌一新。
黑臭河道是城市生态治理的难点。滨湖区开展“清河行动”,由水利部门牵头,联合环保、建设、农林、城管等多个部门开展全区河道水质、河岸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消除全区河道黑臭现象,实现河道碧水畅流。
在“清河行动”中,滨湖区对14条黑臭河道进行治理。治理过程中,水利部门尝试引入水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华巷浜便是其中一条。治理后的华巷浜水质清澈,还能看到鱼类嬉戏,水面每隔一段距离冒出阵阵气泡。据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气泡是因为在河里安装了循环增氧系统所致。整个工程采用生态基技术,培养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群落,“通过生态治理、修复后,华巷浜已消除了水体黑臭现象,生态环境逐渐转好。”
亲水不仅是政府的事。人人爱护太湖的意识,在无锡已经蔚然成风。长街社居委书记张梅珍介绍,这个社区已组织20多名志愿者、巡查员,每天分三个阶段对河流进行巡查,并对沿河住户乱扔垃圾、乱搭建等行为及时制止。
一次,陈瑞萍发现对面河岸上房屋拆迁工人将拆下的瓦片随意扔在河中,立即向社居委报告。仅2分钟,张梅珍就赶到事发现场,要求工人将拆下的瓦片堆在房屋另一侧后再运走,及时遏制了事态恶化。
水从城区流出,然后汇向太湖。在太湖大堤边,这里的风景之美让人赞叹。正在实施的环太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让这里变成风景优美的环湖带状公园。
据滨湖区农林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环太湖生态景观林带全长24公里,主要是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水系通道和自行车步道,“生态景观林带窄的地方有200米,宽的地方有1000米。根据周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我们将把环太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成为生态涵养林、人文旅游林、景观休闲林三大主题类景观带。”太湖沿岸,一道绿色屏障,一幅流光滴翠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初春的艳阳下,环太湖生态景观带休闲步道上,三五成群的市民或打着太极,或小聚聊天,其乐融融。不远处,便是白帆片片的太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