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物价温和可控(2)

向人民报告:物价温和可控(2)

2014年物价预计总体温和可控

2014年1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统计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2014年3月底前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地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3%—4%之间,或CPI中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10%,作为联动机制启动临界条件。联动机制如果启动,将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据了解,各地在2011年底大多出台了这一联动机制,累计已向低收入居民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60多亿元。这一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冲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的影响。

抑制物价上涨、防止通货膨胀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家发改委于当月表示,2014年将坚持把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价格工作首要任务,加强和完善价格调控。

“只要把工作做好做扎实,2014年的物价仍会保持基本稳定,跟去年大体差不多,不会有大的波动。”姚景源说,今年的总基调还是稳中求进,会为物价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健,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粮食安全和生产放在首位,这对稳物价至关重要。但他也坦承,今年物价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输入性通胀的情况,成本上升的影响以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周期性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2014年物价调控首先还是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引导企业、居民正确看待物价走势,看到成本上涨是常态,但需求不大可能大规模抬升,尽管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但实际涨幅受限。

全面深化改革要兼顾稳定物价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启之年,其中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2014年我国将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坚决交给市场;建立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的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合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保障基本、促进公平。另外,将进一步强化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

“现在我们高能耗、高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能源价格不合理,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讲,水、电力、石油、天然气一些重要的原材料的价格,应当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来决定。显然,这种改革在短期内有可能出现价格上涨。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短时间内会出现推动价格上涨的状况,应该有思想准备。”姚景源表示。

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举措会在短期内增加物价上涨压力”这一看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也表示认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一些政府定价的领域将改为市场定价,从而导致价格上升,物价波动加大,这一点尤其需要关注。”

也正因为如此,王军建议,要处理好稳定物价和推动改革的关系,资源价格改革政策出台要兼顾物价;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尽可能保持稳健,为保持物价平稳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他同样认为,通过各方努力,我国全年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物价调控目标将在2014年两会上披露。牛犁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2014年我国物价的控制目标设定在“3%-4%”这一区间较为合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