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莫让“打车软件”演化为“拒载硬件”(2)

【案例】莫让“打车软件”演化为“拒载硬件”(2)

普及一下

打车神器

打车软件也被誉为打车神器,多利用手机定位出租车的具体位置,帮助乘客打车、帮助出租车司机接单。只需在手机上输入或对着手机说出“我在哪里,要去哪里”,即可发出用车需求,还有0元至20元不等的“加价功能”,附近的司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抢单。

使用打车软件,前提是你手中有台智能手机,下载有打车软件APP,或通过支付宝钱包、微信客户端进入到二者分别绑定的“快的打车”、“嘀嘀打车”。

相关新闻

日均“烧钱”百万打车神器优惠缩水

11日,记者获悉,嘀嘀打车自10日起,将此前的立减10元调整为5元。快的打车则对记者表示,还没结束计划,当前对乘客的奖励依旧是立减10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福州,快的打车日均接单3万,嘀嘀打车则每日接单3.8万单,两大打车软件巨头单对福州乘客端的日补贴就超过了50万元,若算上对司机端的奖励,则逾百万无疑。

在福州从事移动互联的黄胜指出,打车软件开始降低补贴,一方面可能是前期推广已经取得效果,另一方面可能是投资方觉得亏损比较大,考虑使用其他推广方式了。

没有补贴或降低用户使用热情

2月11日下午,市民小郭在工业路成功使用“快的打车”软件坐上了一辆的士,在交通路下车时,他将计价器显示的11元输入了软件中,最终他只支付了一元钱。

小郭对于这种“坐的士却只花公交车的价钱”的出行方式乐此不疲。他告诉记者,从两大打车软件开始补贴用户后,的士已经成为他的主要交通工具。他的手机上安装了“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种打车软件,在一个地点发出打车指令后,如果100秒内没有司机接单,他就立即换到另一个打车平台。从刚装软件至今,他已经成功享用两大软件补贴共计52次,这也意味着仅用20多天共省下了520元。

“用了这么久都有补贴,一下子自己要多付5元,还真不习惯。”如今,“嘀嘀打车”开始降低了用户补贴标准,小郭开始使用另一个平台,他告诉记者即使打车不成功,也会使用公交车代替。

更多的司机同样像小郭这样使用软件是“冲着补贴去的”。福汽出租车公司的徐师傅告诉记者,自从打车软件开始补贴,他至今已经成功接单240多次,由于“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给出司机补贴额度分别为10元和15元,优惠期间他得到的补贴超过了3000多元。

徐师傅告诉记者,在优惠期间,他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由于每个公司都有优惠政策,上白班的他一般是上午开“快的打车”下午开“嘀嘀打车”,每天凑足两大软件的补贴次数上限(5次),而一旦补贴上限到了,他一般不在打车软件上面接单。

“如果不是有补贴,谁愿意绕路去接客人呀。”公交出租车公司的江师傅也表示,福州开的士不缺乘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