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微谈: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

两会微谈: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

摘要:雾霾之下,空气质量指数一爆表,网民的吐槽也跟着爆表;谈论雾霾的网民大多来自北京、天津、陕西、河北,且44.17%的网民持负面情绪态度。这不,石家庄一市民一怒之下,将石家庄环保局告上了法庭,虽然立法表示公民生命健康权受到保护,但司法实践中鲜有成功先例,特别是行政诉讼。雾霾之下,是否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张紫赟、俞菀、郝方甲、周劼人)2014年,首个微信时代全国“两会”,新华社邀请近百位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各界专家组建“两位微谈”微信圈,每日就热点话题进行在线讨论,集成报道。26日,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了第一期“微信访谈”话题。

【主持人】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再次被重度雾霾笼罩,监测显示今日北京PM2.5指数继续爆表,局部超500,雾霾之下,新闻不断:石家庄一市民就雾霾污染起诉市环保局,北大附中顶住市教委复课压力给学生放“雾霾假”,网民热议雾霾天工作应该发放“雾霾补贴”。雾霾下的“权利”如何保障?讨论现在开始。

【交锋一:雾霾补贴,该不该有?】

【锐数读】新华社联合数托邦创意分析工作室抽取了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从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1月31日共105684条有关“雾霾”的微博,网民在谈论时,“雾霾补贴”和“雾霾假”是大家谈论的高频词。那么这补贴该不该有,大家说说吧。

【锐微谈】

全国人大代表朱海燕:应该差别发放,室内和室外工作的影响程度就不同。

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该发,但不分职务与工种,在一定值雾霾环境下生活的都该有,因为在家在哪里都不可避免。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人类致癌物(一级)。

网民@lixia12 等:怎么发是个标准问题。但“霾补贴”计算起来不容易啊。

廖新波:发放标准确实不好定,比如可在pm2.5达到某值状态下发放,像高温补贴一样制定标准。

网民@游来游去的老徐等:同意。发的钱是不是可从排污企业、汽车使用者等处收取。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永华:钱不可能由企业出,因为没有这方面法律,而且产生雾霾到底算自然还是人为、算企业还是居民都还无准确定论。

全国政协委员、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红宇:如雾霾补贴还存在法律空白,应尽快立法立规,使这种补贴有法可依。

廖新波:补贴可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相比干净的空气,谁会愿意拿雾霾补贴?!

朱海燕:(赞)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