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省级地方两会已然陆续闭幕,而“务实、节俭、高效”则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新会风,两会的提案议案及建议也更显务实、贴近民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正成为各地两会的关键词。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地方两会中,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自贸区”“试验区”成为热门词汇。
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进一步完善银川综合保税区功能,构筑中阿合作宁夏渠道,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把宁夏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争取把试验区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建设的整体之中。
在甘肃两会上,也有不少提案将目光聚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自贸区建设方面。民革甘肃省委员会的一份提案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参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推动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步扩展到俄罗斯等国家。
深化改革,调降GDP增速也成为一些地方两会的基调。上海市市长杨雄表示,2013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8%。预计2014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这种变化不止上海一家。甘肃省省长刘伟平近期表示,2013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1%,2014年预期增长11%左右,比去年下调1.1个百分点。此外,福建和河北也分别调降GDP增速0.5个百分点。
地方为何调降GDP增速?调结构、促转型当然是重要考虑,而这都与改革密切相关。谈到改革,社会各方都充满期待,期待改革能给经济转型发展带来长期红利。
专家表示,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群的最大意义在于协调区域发展。为此各地两会对城市群建设也表现出极大关注,宁夏拟将沿黄城市带及黄河金岸、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亿元,打造银川、吴忠、宁东组成的大银川都市区,发展石嘴山、固原、中卫等副中心城市,带动全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而要实现各层次城镇的平衡,未来城市群需让大城市发挥更多的“溢出效应”。河北拟搭上京津经济发展的快车,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构筑以京津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石家庄、唐山两大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城市为支点的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此外,金融改革也成为各地在对外开放中着力探索的领域。陕西省表示,将争取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能源俱乐部落户西安,争取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争取西安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