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特色”?

什么是“中国特色”?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回答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一种“左”倾思潮,这就是一些人越来越把他们所肯定的“中国特色”理解为了与世界不同,以至于凡是其他国家的文明和文化,凡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规律和原则,只要是与中国的现状不同的,都越来越多地遭到了排斥和否定;凡是中国所特有的,也无论其良莠,都被尽可能地冠以“中国特色”的光环,给予了越来越多的辩护和肯定。虽然这种社会思潮还没有发展到要退回到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古代社会去,但它显然已经很严重了。

在这种“中国特色”与“世界一般”的两极对立中,中国道路实际已被重新界定为了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复辟倒退的老路。这就必然会使改革开放日益陷入停滞和倒退,使我国的路越走越歪、越走越窄,直至陷入绝境。这也必然会使“中国特色”越来越成为公众舆论中的贬义词,越来越失去民意的理解和支持。这种思潮和倾向显然是很危险的。这就不能不使我们重新想起邓小平同志的话:“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中国的“左”实际就是右,也就是形左实右,就是保守、僵化和倒退,所以必须加引号,以示其为假左。

实际上,当 1982 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它是一个极具进取心和革命性的命题,也是一个逐步实现全面、彻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与之相比,上述把“中国特色”与世界普遍规律和原则对立起来、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的“左”倾观点,如果不是故意曲解的话,至少也是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彻底误读。

令人深感庆幸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给予了有力的拨乱反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这是全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核心、最有力的回答,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理论灵魂,是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和理解的。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