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民生,刷新2014(6)

两会特稿:民生,刷新2014(6)

摘要:在吴中区像马舍村这样的村落有很多,吴中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1943.24平方公里,而吴中区国土面积只有2231平方公里,受保护地区占全部国土面积的87.1%。2013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在芜湖市弋江区开展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省级改革试点,计划于2014年下半年在该区全面推行实施。

治污——

南昌高新区:懂“绿”者,不一样的路

芦苇荡、湿地公园,花香鸟鸣,一般人很难将这优美的景色与一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联系起来。

20余年来,懂“绿”的南昌高新区不断打造绿色增长极,同时也不断收获着生态红利。

绿色情:收获生态红利

周末,有不少人自驾车带着家人,过艾溪湖大桥,沿昌东大道来到艾溪湖湿地公园。蜿蜒于水面上的木桥、层层叠叠的竹林,乃至被游人惊起的水鸟,都引人驻足观赏。

“今天是小外孙女生日,我们带她到这儿游玩一天,孩子玩得很开心。今后她长大了,看了这段视频,一定会有无限遐想。”李女士正在用手机给外孙女拍摄视频,她在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畔已居住多年。

“这里湖水清澈,还有大片的树木,散散步,呼吸呼吸清新空气,听听鸟鸣,别有一番滋味。”李女士说,艾溪湖湿地公园自建成开放以来,便改变了附近居民的生活习惯,茶余饭后大家都会去园内散步。

良好的环境,不仅引来市民休闲,也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在周边落户。如今,方圆几十公里土地大幅升值,“生态红利”冠绝南昌。

“这一切都得益于高新区的发展理念。为充分保护环境,高新区放弃了50多亿元的土地收益,才有了今日的艾溪湖湿地公园。”高新区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局副调研员林雯介绍说,艾溪湖湿地依江伴湖,地理位置优越,其3000亩土地如果用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地方政府的日子会过得很舒坦。

但是,“绿色就是生产力”,这不仅是高新区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们的行为准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邱向军说,真正懂“绿”的人,关注的是绿色的生态,也是绿色的产业。“绿”的背后其实是“红”,是“生态红利”。

发展梦:打造绿色增长极

元宵节过后是周末,部分园区企业还未开始上班,此时的高新区更显安静整洁。产业发展和环境优美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刚刚步入弱冠之年的高新区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南昌的绿色增长极。

回想建园之初,区管委会副主任邬欲江说,当时园内既无高科技企业入驻,也无新兴产业聚集,一直在传统产业上进行低端粗放发展。如何摆脱这种局面,为高新区打造不一样的未来?高新区的决策者问计于方兴未艾的战略新兴产业。

晶能光电,全球第三家独立掌握半导体照明发光技术、本领域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它的发展是高新区成长的一个缩影。创业初期,晶能光电创始人江风益和王敏带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投石问路。高新区见状,立即与之携手,在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为其当好服务帮手。如今,晶能光电正朝着国内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商的目标迈进。

“到了高新区以后,第一印象就是环境好,空气好,景色美;和高新区人接触以后,第一感受就是内行、高效、热情。”中节能集团公司副总余红辉感叹说,高新区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求在产业结构上高人一筹,能用如此眼光打造园区让人赞赏,我们喜欢跟能深谋远虑的政府打交道。

目前,高新区以全市3.1%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市1/4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的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日益变厚的家底,证明高新区“江西第一园区”的称号名副其实。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