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基层群众对服务有更多、更高、更强烈的期望,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感受也更为直接,因此要更加务实、更加为民亲民,必须坚持开门搞活动,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强化群众利益问题导向,以高标准、硬措施、严纪律坚决反对“四风”,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敢于回应群众诉求做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做到切实提升干部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因此,“群众监督”才是“群众路线”这只风筝的主线,“群众监督”作用发挥的好坏,决定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飞向何方,能飞多远!
群众不是单纯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被动对象,同时也是需求的表达者和项目的选择者。要敢于把回应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责任,这不仅是敢于联系群众、敢于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表现,也体现了执政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敏感性,要时刻警惕领导干部“不进群众门、不听群众音”、工作“想当然”和群众意愿“被代表”现象的发生,“开门搞活动”就是要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特别是“埋怨”的声音,力争实现开门纳谏、主动让群众“挑刺”和“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要通过继续深化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现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和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全覆盖”,要通过开展“大接访、大下访、大走访”活动,积极采取召开群众意见征集会、民情恳谈会、调查问卷发放、电话访问等形式,认真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让群众提出需要决策的事项和工作。
“开门搞活动”要敢于接受群众批评监督、认真吸纳群众意见,以不遮丑、不回避的态度付诸整改、及时反馈。否则,群众就会“失望”,“群众路线”也会发生偏离。为此,要将群众提出的事情公开向群众反馈,公开向社会承诺,彰显了党委政府自我加压的勇气和为群众服务的决心信心。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和服务窗口单位办事公开,全面推行党代表列席旁听、提案提议、视察调研、征求意见、询问质询等制度,完善健全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党内民主监督的主体地位。
开门搞活动,群众监督少不了,切莫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像断了线的风筝,漫无目的、渐行渐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