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及其现代(4)

如何理解中国及其现代(4)

代结语

最后我们要谈一下所谓“共和危机”的问题。在晚清时代,特别是从1840年以来,由于西力东侵的影响,加深和拓宽了明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严重性。在对历史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又会不断产生出新的问题,这本来是历史的常态。但晚清思想家在对待这些历史问题时,却采取了一种激进的方式,这就是共和革命的方式,而这一方式却同时带来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共和”是否解决了政治合理性发展里面的政治基础的稳定和扩大问题呢?第二,“共和”是否重新打造了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第三,“共和”在推翻皇帝制度的同时,也连带推翻了皇帝制度背后所寄托的那个文化象征系统,那么,“共和”是否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能够贯通全社会的新的文化象征系统呢?我们认为,“共和”的危机恰恰在于不仅无法解决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却进一步加深加重了以上问题。我们不是反对共和背后的价值,当然更不是为皇帝制度辩护,我们只是从一个历史合理性的角度,从中国规模问题的解决角度来提出这些质疑。在我们看来,或许历史也还有另外的可能性,那就是鉴于皇帝制度种种历史不合理性,我们推翻它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旧体制所无法解决的历史难题,而那种对现实中的旧体制的改造,却连同体制背后的原理也一同否定的激进态度,其后果将势必使得对中国问题的解决,无法保证其始终是在中国规模上的解决,从而带来真正的中国危机。在我们看来,这些具有中国规模的历史难题的解决,实际上是需要从中国原理的再次提振中才能真正创生出新的历史方案的,这是解决中国规模问题的需要。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如何重建一个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文化象征系统这样一个文化任务,终于成为一个在所有政治问题当中最大的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真正关乎未来中国的本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