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活群众路线 立公仆新形象

走活群众路线 立公仆新形象

摘要:消“官腔”。何为“官腔”?说研究、言汇报,听起来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掷地有声,实则圆滑老套、不着边际、空洞乏力,多为说了好听,听了感动,事后不动。

走活群众路线,立公仆新形象,就要去“官样”、减“官气”和消“官腔”。

去“官样”。何为“官样”?讲排场、比阔气,盲目跟风、攀比心理、面子第一,铺张浪费,热衷于参加应景活动,忙于应酬,热衷于大手笔、大动作,追求盛大场面、轰动效果和感官享受。《赠欧阳圭斋》诗云:“圭斋还是旧圭斋,不带些儿官样回。若使他人居二品,门前车马闹如雷。”去“官样”先要树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官样”,廉洁奉公、一身正气的“官样”,为民造福、替民解忧的“官样”。更要在其位,尽其职,谋其政,出成果,以敢于啃“硬骨头”和“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精神去攻克一切“堡垒”,不当“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好人”、“太平官”,不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混官”,不为怕得罪上级丢位子,得罪部分群众丢选票而当“缩头官”。

减“官气”。何为“官气”?眉宇间肃穆凛然、举手投足间颐指气使,有浮光掠影的“娇气”、 不能自持的“傲气”、独断专行的“霸气”、 徇私舞弊的“邪气”、漠不关心的“冷气”、 萎靡不振的“暮气”、追名逐利的“躁气”和睚眦必报的“小气”。此气彼气,长期对上“看天气”,对下“耍脾气”,办公室里“找灵气”,却唯独不到基层群众中“接地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底气就要减“官气”、接“地气”,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放下架子,抽出时间,嘘寒问暖,诚心问计。要接好“地气”,就要放低姿态,甘当小辈,坐着小板凳与群众拉家常。人心换人心,玛瑙兑黄金。只有消除顾虑,拆除心墙,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官气”就没有产生的诱因,更没有生存的土壤,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减“官气”接“地气”的效果。

消“官腔”。何为“官腔”?说研究、言汇报,听起来冠冕堂皇、滴水不漏、掷地有声,实则圆滑老套、不着边际、空洞乏力,多为说了好听,听了感动,事后不动。官腔有“四美”:韵律美、力量美、层次美和朦胧美,也许官腔远不止这“四美”,然而无论它多美,老百姓始终无法欣赏,至今仍“顽固”地认为它是“废话”。“光说不练假把式”,其明显特征为显摆、老套、推诿、故作高深、玩弄术语,被比喻为:四大皆空,一窍不通。装模作样,言不由衷。词句别扭,章法雷同。废话连篇,术语无穷。千山万水,雾闭云封。更有甚者,官腔常伴雷语雷人,此间不一一描述。事实上人民公仆讲为人民服务,不仅体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讲话上,在老百姓听得懂的基础上,讲老百姓爱听的话,暖人心的话,办实事的话。不让官腔在“研究研究”层面上打“太极拳”,就要在解决问题上打好“组合拳”。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