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必须将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与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建立一个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山清水秀的社会主义强国。在这个光荣的梦想里,勾画的就是一个富强中国、民主中国、公平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就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理想前景。实现中国梦既是几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是指引中华民族所有成员行动的北斗星或罗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因此而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群体因产业的分工而日益分化,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的利益也越来越多元化。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文化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不同文化和思潮同时并置在人们的面前,人们所处环境和利益的差异也让人们看问题的视角越来越多样,看问题视角的差异也使各自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拿什么样的思想共识或精神纽带把一个快速发展中的大国的全体成员联系在一起呢?这是执政党必须回答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毕竟,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共识,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与人和人之间的真正合作。只有形成了共同价值认同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可以形成社会共识,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实现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国民集体共识,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现实的推动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梦不只是富强梦,更是较高形态的文明梦。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托起中国梦。
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要认真寻找正确表达我们价值理念的话语形式,必须在能够打动群众心扉的表现形态上下工夫。夜行者喜欢北斗星,那是因为他知道北斗星对夜行有用。航海者离不开罗盘,那是因为它对航海有用。因此,要让社会主义价值观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必须让人民群众知道它管用才行。要管用,首先必须让人愿意听,听得进去,听了能理解。实际上,我们每天都会碰到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平时讲话、写文章,无非是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以便与人沟通和说服人。要说服人,就要讲别人能够愿意听、听得进去、听得懂的话,让人能够理解我们的意思。即使同样的看法,也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在不同的情景下可能也需要有不同的说法,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形寻找合适的说法——即适当的词语和恰当的调门。钢铁般的真理,有了诗意才更容易打动人的心扉。不过,转变话语方式不是仅仅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和叙事方式,更不是仅仅换换说话的词语和口气,尽管优化叙事方式、更新词语和改进说话的调门都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转变话语方式首先是转作风、改文风的问题。
现在,中央强调要改文风,就是让我们找到与群众相通的话语表达方式。改文风就是要找到最佳的沟通语言,即找到在特定情景下表达特定看法的最佳说法。写文章、说话,都是为了与人沟通,而不是板起面孔说大话。我们与工人讲话,就要以贴近工人喜闻乐见和可以理解的话来讲;与农民谈话,就要以贴近农民关心的话题才能使谈话得以进行;与青年人沟通,就要以青年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说话;与外国人讲话,就要使用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说法。在这些方面,李瑞环同志堪称典范,例如,他在讲“扫黄”是改革和对外开放健康进行的保证问题时,就形象地指出:“对外开放,必然会有‘蚊子’、‘苍蝇’飞进来,打‘蚊子’、‘苍蝇’不等于就是不开放,也不能因为有‘蚊子’、‘苍蝇’飞进来就不开门。”“为了透透空气就要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就难免进来蚊子、苍蝇,但绝不能因此就连窗户也不开了。不吸新鲜空气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4]瑞环同志以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净化环境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讲得非常透彻,极具说服力。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总是重复那几个概念,而是学会叙事或学会讲故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鲜活的生活叙事和行动故事显现其精神的光辉和思想的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