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老年医疗,要迈过哪些坎儿(2)

特别关注:老年医疗,要迈过哪些坎儿(2)

摘要:俞蔚认为,尽管国内老年医学整体起步晚、水平参差不齐,但就社会需求看,老年医学无疑是一个朝阳学科,其发展既顺应了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当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现实需求。

老年医学发展缓慢

“老年病涉及脑血管、心血管、呼吸、肾脏甚至骨科等一系列问题,还涉及老年人诸多特殊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疾病转归。老年病是一个学科方向,并非孤立存在。把老年专科与其他专科结合好,这就是浙江医院最大的特点。”严静说。

老年病常具有多种疾病共存、多重用药、长期慢性过程、常伴有认知和情感障碍等特点。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俞蔚告诉记者,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医疗费用处于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有2.9亿。当前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仍不足,老年病的特殊性也未能引起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重视,多数患病老人就诊时被收治在分隔严谨的专科,治疗、康复不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

严静认为,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老年医学尚处于第二代“多学科管理、中间照料、老年康复”与第三代“全面评估、整合管理、注重功能与生活能力”的过渡阶段,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第四代“健康促进和老年病亚专科诊治”。

“英国老年医学专业医生人数仅次于内科和外科医生,位居第三;而我国,从事老年医学的医生却凤毛麟角。”王国付说。

“老年医学的核心在于老年综合征、老年综合评估和老年医学多学科团队,三者相互交叉渗透。它并非针对某个器官的疾病,而是注重其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必须遵从连续性,在各年龄段,都要进行专业的健康管理。”王国付说。

在严静看来,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老年人缺少专门的就医场所,专业人员和研究机构也严重不足;对老年人所患疾病的诊治与研究还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老年病医院的思路,仍较多停留在老年病护理和临终关怀的层面。

俞蔚认为,尽管国内老年医学整体起步晚、水平参差不齐,但就社会需求看,老年医学无疑是一个朝阳学科,其发展既顺应了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当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现实需求。(记者 朱海洋 叶辉 严红枫)

 最缺技术和人才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部分医学院校开始设立老年医学专业,一些老年病专科医院也陆续建成,部分医院还推出了“一站式”的老年医疗服务,老年医学开始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严静是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2009年医院成立浙江省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三十多年来科研成果迭出,推行了一系列探索之举。

针对老年病的特殊性,纠正目前老年人就医过程中的误区,2011年浙江医院推出“老年病多学科团队门诊”,团队门诊护士长来素珍说,每次患者就诊由老年病首席专家、药剂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专业老年护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亚专科医生同时坐诊,进行老年病综合评估,制订和启动长期诊疗、康复计划,并长期随访,最大程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该模式已在浙江医院推广,特别在老年病综合示范病房及中美糖尿病中心、高血压中心等广泛运用。

3月上旬记者在该院功能康复训练中心采访时发现,浙江医院康复中心规模较大,各种治疗室一应俱全。88岁的陈非正伏在案边作画,医生朱银花说:“这个训练方式对老人的手指和大脑十分有益,中心每天都会举行各种训练。”

而在未来的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针对当前老年医学中“重急性期治疗、轻视长期照护、忽略亚急性治疗”的现状,严静表示,医院将致力于老年人健康促进和老年病亚专科诊治,以“老年医学多学科团队合作”“全程关护”的理念,为老年病人提供最完善的一站式综合诊疗、康复服务。

王国付认为,国内老年医院要取得长足发展,仍有许多障碍待破解。“国外早就实行老年病专业医师资格认证和晋升考试,而在国内的医疗机构专业设置中,还未有老年医院编制,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及人员职数、机构设置、职称考评、等级评审标准更是一片空白。”

“社会对于老年医学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防治’不仅是‘治’,更在于‘防’。”浙江医院副院长金肖青认为,当前老年病医院的建设最缺技术和人才,今后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会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的老年医学学科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相信未来专业老年医院也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