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国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5)

冷战后国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5)

注释:

①②[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0页。

③④[美]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190-191页。

⑤[英]比尔·考克瑟等:《当代英国政治》,孔新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193页。

⑥⑦[美]K.劳森:《美国政党的变化》,蜀君译,《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

⑧参见[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⑨[美]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页。

⑩(11)(12)[美]阿尔蒙德等:《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104、103-104页。

(13)转引自郭定平《美国政党体制的衰落与改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4)黄兆群:《韩国六大总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15)[韩]金大中:《建设和平和民主》,冯世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16)韩大元:《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和基础》,《人民论坛》2005年第8期。

(17)俞可平主编:《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134页。

(18)[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19)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20)《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10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20-621页。

(2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2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2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24)(25)转引自[法]布隆代尔、[意]科塔主编《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史志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6)《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27)杨宏山:《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28)[美]艾伦·韦尔:《政党与政党制度》,谢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4页。

(29)Leonardo Morlino, Democracy between Consolidation and Crisis: Parties,Groups and Citizens in Southern Europ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7.

(30)Michael Laver,"Party Competition and Party System Change:The Interaction of Coalition Bargaining and Electoral Comple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July 1989):pp.301-324.

(31)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32)[美]拉里·戴蒙德等主编:《政党与民主》,徐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4、365页。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