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对家风与家教应持续关注

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风家教具有独特作用。多少年来,我们惯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社会实施道德教化,向百姓传播宏大的原则。家风和家教,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通道找到了对应点。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理学家朱熹有一个比方:家亦是“大政”,一国有公家之政、私家之政,家教就是私家之政。按儒家伦理,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庭教养,使人获得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品质。

现代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核心家庭”,即两代人的家庭,取代了世代型大家庭。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传统家族的规范力量减弱使家教的影响减弱,道德和伦理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乏。现在核心家庭的年轻父母,很难做到重视道德与修身,有时甚至不能成为合格的施教者,而应该成为施教对象。

家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更多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像老舍先生所说的,自己的母亲出身农家,但是他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教育中的“情”“理”“义”诸方面都非常关键。我希望我们能重温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家风家教资源。

家风家教,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闻传播,都应持续关注,使我们看到更长远、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国人建立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万俊人)

以核心价值观促进现代家风形成

以良好的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要有三。

其一,家风家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家风家教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家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风家教具有涵养作用。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先辈重视家风教育。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义影响千年;同时,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无不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我们党自诞生起,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党章》。可以说,《党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家教和家风,只有在这种家教家风的养成下,共产党人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党代表先进阶级先进力量,其宗旨教化影响了无数家庭,出现了不少仁人志士。从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同志成长的历程来看,无一不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其三,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现代家风的形成机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营造孝老爱亲的环境,助人为乐、甘于吃亏的情操,实事求是的作风,立志成才、勇于担当的精神。反映在社会教育中,发挥学校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引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正能量,形成宽广的视野与胸怀,养成热爱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接地气”局面,养成遵纪守法、追求理性、严格约束的日常习惯。(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 杨春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