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是实现核心价值观中其他内容的基础(2)

“富强”是实现核心价值观中其他内容的基础(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富强”已初步达到,但尚不完满

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只是处在初级阶段上。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一位是富强,也包含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讲“富强”。

初级阶段,无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人们的富裕的程度,以及国家积累的财富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富强”我们已经初步达到,但尚未达到完满的程度。

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与“民主、文明、和谐……”等一样,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以后要进入的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相比,“富强”的含金量或者说完满程度是有一定区别的。从初级阶段的“富强”,到中级阶段的“富强”,再到高级阶段的“富强”,这里面有一个梯度问题。

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已经达到起码的“富强”了,但今后还要继续发展,不能停止不前。

从宏观方面质的规定和微观方面量的指标来理解和把握“富强”

“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我们理解时必须既宏观化又具体化,主要从宏观方面质的规定和微观方面量的指标来理解和把握。

从宏观方面质的规定来理解,对于国家的富强主要是我们党提出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今天,还要加上信息网络化和环保生态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2月27日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网络强国的提出就说明,信息网络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准。环保生态化也同样重要,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如果经济发展了,但与此同时生态恶化,雾霾严重,这也不能说国家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富强。

这样概括起来,国家富强从质的方面来说就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和环保生态化。从人民富强来看,就是人民的素质要好,如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人的这些基本素质好,总起来也可以叫做人的现代化。因此,国家和人民的富强,加起来共有“七化”。

从微观方面量的指标来讲,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细致的工作。要把这些指标弄清楚、规定好,需要各领域各方面的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来通力合作。首先应该确定富强的指标包含哪些大的方面,比如GDP,人均GDP等;其次要弄清达到这些指标的数量,根据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规律,应该处于怎样的一个数量级;第三就是各项指标的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比如哪些更重要,所占的权重就要多一些,某些指标可能权重要稍微小一些;最后,重要的还在于要有比较。我们的这些指标要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指标,这之间有一个比较。因为所谓富强,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可能是绝对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要与当代发达国家做一个比较分析。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作为核心价值观其中之一的富强在质和量的方面也是在发展变化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富强”在质的方面差不多了,在量的方面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的话,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的把握就会更充分、更合理,在下一步的工作和实践中就会更有方向,而不至于对富强的理解出现偏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