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与富民是“富强”价值观的一体两面

强国与富民是“富强”价值观的一体两面

1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显示,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过去由于近代史上的中国积弱积贫、时弊丛生,导致新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上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建国后我们虽然恢复和发展了一部分生产力,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迅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绝大部分生产力还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距离“较为先进的社会生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人民迫切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则仍然是生存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是人民热烈的向往与追求。但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积淀与汇聚,这种“欠发展”的不良情况实际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我们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安排逐步实现“富起来”了,如今的中华民族正在朝着“强起来”的征程上昂首阔步般地前行。由此,如何正确对待富与强的辩证统一关系,便自然成为了我们国家在逐步实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过程中应当予以回答的重要课题。

2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是歌曲《国家》的歌词内容,曾于200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上隆重推出。时隔十年,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人心、家户喻晓的“国家”概念再一次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70年来,家国一体,国即是家,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即为国,家国高度一体化的趋势打造出了国家与公民命运共同体的范式。如今,强国与富民成为了“富强”价值观的一体两面,中国既富又要强自然也就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一、“富强”价值观的形成

近代中国积弱积贫的悲惨命运激发了中国人民向往富强的主观愿望,并有了前赴后继、夜以继日的现实努力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变富强越来越具有现实可能性,中国真正富强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从党的十三大报告开始,“富强”正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实现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包括“富强”二字在内的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富强”便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重要实现内容和建设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开篇之处就摆上案头和开宗明义的第一个倡导目标。五年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两个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在第二个阶段上所要实现的内容。由此,“富强”便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所明确提出的首要衡量指标,同时它也是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的第一个方面要求。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之所以都把“富强”二字置于首位,并将其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中第一个要倡导的重要内容,以及作为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实现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实现富强是自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矢志不渝和坚持不懈的奋斗与追求,这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其二,实现富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提出的现实要求,这是现实状况的需要;其三,实现富强是在我国基本国情不变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的迫切需要,这有时代背景的考量。

二、富与强的辩证统一关系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的GDP总量在世界上仍排第一,其占据世界份额的比重在顶峰时曾经一度达到了三分之一,但这并不能说明清王朝就是首屈一指的强国,就能依靠这种经济上的富庶去战胜其他国家。清王朝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求和赔款与签不平等条约就足以说明,经济总量上的庞大并不代表国防建设的巩固和军事实力的强大,一言以换之,即是说“富者不一定是强者”。

对此,毛泽东同志在分析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为何屡战屡败的成因时,总结出了两点,“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具体而言:一是在“社会制度”上,清王朝是封闭落后的封建、半封建体制,不足以对抗自由竞争、过度逐利的资本主义制度;二是在“经济技术”上,清王朝的科技发明与创新多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未能在工业革命领域遍地开花,这种工业生产力和器械工具制造上的不足与欠缺,使得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时往往溃不成军。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强的富不会永久稳固,在富的同时也要图强,不能不思进取、乐不思蜀。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之所以再一次提出“富强”的目标要求,就是因为“富”与“强”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法。一方面,“富”为“强”积累了厚重的物质条件,国家只有在不断“富起来”的基础上,才能具备逐步实现“强起来”的可能性,即“先富者先强,不富则难强”;另一方面,“强”为“富”提供了壁垒一样的保障,这种强有力的保障能够充分保证“富”不被他者所劫取,多年积累的财富和已经取得了的成果更不会轻易流失,即“不强难久富,积弱则积贫”。

总之,大国兴衰的世界历史表明,“富”与“强”往往互为依托,彼此相扶。即是说:“富”离开了“强”,“富”便无法持久,世界上一些“富得流油”的国家和地区正是因为依赖外国、附庸不强而在社会发生动荡混乱时生命财产往往就会受到巨大威胁,其结果通常是“人财两空”,多年积累的财富就这样付之一炬;而一旦离开了“富”,“强”便会失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国家很有可能会因此错失发展机遇而一蹶不振。由此,“既富且强”“久富恒强”便成为了大国崛起的永恒追求。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案例栏目投稿邮箱为:anli@71.cn,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