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思想作风上的污垢如果常年累月不洗就会影响肌体健康,洗洗澡不能简单冲冲澡,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把刮刀,对四风之垢进行一次大清理。
找准位置,在问题、意见和方向上下功夫。要防止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和庸俗关系学,也要防止时下流行的“八卦”等庸俗化倾向。批评要敢于直面问题,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允,不把个别问题夸大为普遍性问题,不乱扣帽子不乱打标签,不把偶然问题说成必然问题,不能以抽象代替具体、以共性代替个性、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工作问题代替作风问题,不拐弯抹角、含糊其辞、笼而统之。谈问题、提意见要点到要害、点到痛处,防止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要把握分寸、讲究方法,把公开批评和个别提醒结合起来,既提出问题也提出改正建议,在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坚持治病救人原则,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上来,瞄准“脓包”,深挖“腐肉”,让每一个领导干部洗一洗身上污垢,清一清肌体病菌。
把握力度,在善意、真诚和态度上下功夫。批评的力量,在于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掩盖护短,又不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需要胆子大一点,把眼睛擦亮、把刀子磨快,去其糟粕、剜其腐肉,方可达到触及灵魂和促进团结统一的目的,隔靴搔痒,轻描淡写,绝不是真正的关爱同志、与人为善。如果不能抛开面子,不敢自我揭短,怎能挖到根源、触到痛处?如果不愿动真碰硬,不想坦诚相见,怎能让人红脸出汗?批评的宗旨,应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帮助对方改进提高,而不是意气用事泄私愤,不能视“严格”为“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对人又对己、见事又见人、决不避重就轻,要在自我批评上,眼睛向内、刀口向里,对自我进行一次庖丁解牛式的切割;要在相互批评上,做到严肃认真、出于公心,道是“无情”却“有情”,真正做到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
用好刮刀,在方式、方法和形式上下功夫对象。要积极营造氛围,领导带头示范推进,呵护与激励党员群众的参与意识,让不敢说的大胆说,原来不愿说的现在争着说,过去唱“赞歌”的现在唱“黑脸”。要广开言路,既要“沉下去”,卷起裤腿多下农田,穿上工装多进工厂,与群众打成一片,广发征求批评意见,又要“请进来”,让群众有地方说话、敢于说真话,打破以往群众评议监督“无门”的困境。要创新方式,采用“背靠背”收集意见的方式,充分利用邮箱、QQ、热线电话等现在媒体工具,适当规避一些“当面说”批评意见的尴尬,同时积极利用党员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党性分析、领导干部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信息公开、述职述廉网上公示等有效做法。要进一步探索发挥舆论批评、微博交心、互联网监督的作用,进一步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性、规律性,更加具有时代特色。
(作者系四川省绵竹市委组织部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