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反映的第一个问题是村里的生产路问题。村里很多人家的桃园都在山坡上,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都没法走,生产路该好好修修了……”10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蒙阴县垛庄镇河头泉社区时,该社区的“群众讲堂”正在举行。今年73岁的村民苏永贵老人在“讲堂”上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而台下十几名来自县、乡镇、村各级相关部门的干部在认真倾听着他反映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村里老房子拆迁后,我搬到桃园去住,无法安装有线电视,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都不能看。村里还有10来户也看不上有线电视……”苏永贵反映完问题后,就坐在一边等待回复。
台下干部经过20多分钟的协商讨论后,社区党支部书记来宪君给出了答复:“第一,村里的生产路拓宽硬化计划已经报到县里,县、乡财政每公里补贴20万元,村里‘一事一议’资金每公里15万元,明年春天工程就能开始。第二,村里老年房、看护房的有线电视安装问题,我们马上联系相关部门解决,保证3天内让你看上新闻和天气预报。”听了村干部的答复,苏永贵直点头:“这样就太好了。”
像这样的“群众讲堂”,河头泉社区已经举办了3期,而蒙阴县已经举行了125期。在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蒙阴县创新思路、整合资源,为党员群众搭建起直接交流的新平台——— “群众讲堂”。
“今年开展的干群‘结亲连心’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干部群众的距离,但我们也发现,1名干部联系多名群众,由于个人力量有限,为群众解决的问题也有限;如果是1名群众对接多名干部,那么为群众解决的问题就多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明国向记者介绍说,“群众讲堂”就是以村(社区)为单位,利用村里的党员教育室,采取“群众讲、干部听,党员论、干部答”的形式,让群众走上讲堂唱“主角”,与多名党员干部进行面对面交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