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蒙阴县“群众讲堂”采取的方式就是农村群众点题、村级组织接题、“群众讲堂”解题。以苏永贵上“讲堂”为例,他首先向社区提出了到“讲堂”上反映修生产路、安装有线电视等问题的申请;社区党支部接到申请后,报经乡镇同意,在5个工作日内召开涉及事项部门负责人、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等参加的会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给予“接题”;最后就是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诉求,能解决的现场予以答复解决或在规定期限内解决,对没有政策规定和法律依据的,及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
“简单来说,就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群众提出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菜单式’点齐干部,一起跑到村里给群众解决问题。”县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杜丙军告诉记者,“菜单式”点干部,就是如果群众反映修路问题,那么就是交通、公路、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干部去“听课”;如果是土地问题,那就是国土、建设等部门干部去“听课”。
“解决群众诉求利益是‘群众讲堂’的首要任务。”李明国说,该县已通过“群众讲堂”方式收集群众诉求问题1100余件,目前已办结600余件,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群众讲堂”的设立,一方面为农村党员群众表达意见建议、反映利益诉求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更加密切与群众联系,形成党员干部群众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强大合力。“下一步,我们要让更多的农村党员群众走上讲堂,既可以反映诉求,还能交流生产经验,接受红色教育,进而实现党员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