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二、深刻把握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联动”“集成”“总体效应”“总体效果”等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理解,这些新的时代要求,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既要有根基层面的制度成果,又要有具体层面的制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起支撑作用的制度和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体制机制组成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具有根本制度优势,富有强大韧性、活力和潜能。以这些制度为支撑,我们办成一系列大事,办好一系列喜事,办妥一系列难事,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我国不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而且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必须在具体层面和根基层面都发展完善,不仅要织密制度笼子、扎紧制度篱笆,而且要强化制度体系的根基。

既要有阶段性的制度文明成果,又要有管长远的制度文明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任务映射到制度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领域,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达成这一总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不断实现新跃升,需要一步一步跟进,一棒一棒接力,日日为继,久久为功,最终将制度现代化的蓝图化为现实。这就要求既要跑好每一步、每一棒,又要注重步与步、棒与棒之间的顺畅衔接。因此,既要有阶段性的制度文明成果,又要有管长远的制度文明成果。管长远的制度体系,能够确保步与步、棒与棒的衔接与交接始终与总任务、总目标的方向相一致,使这种衔接与交接的连贯性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管长远的制度体系,就是与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也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所要求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既要有各领域的制度文明成果,又要有总体性的制度文明成果。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度建设总体效应、总体效果的竞争。治理体系决定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决定国家竞争的成败。各个分领域的制度建设,只有相互配套、相互衔接,实现综合集成,形成系统聚合效应,才能从总体上赢得竞争优势。如果不注重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综合集成,单一领域的制度建设搞得再好,也不能形成总体效应,最终难以在竞争中胜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同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这就形成了有总有分、总分结合、系统集成的制度改革大格局,必将为实现各领域制度现代化与总体推进制度现代化的统一,提升综合国力提供更为强劲的制度支撑和保证。

既要有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又要有强劲的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力、治理能力,是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缺乏健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会“空转”,甚至瘫痪。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素质能力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尽快把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都提高起来,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