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党兴衰对中国共产党的五大警示 (2)

国外政党兴衰对中国共产党的五大警示 (2)

二、执政党的内部分裂是丧失政权的致命性因素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系党内团结的重要要件。任何执政党要在国家政权中保持强大的执政力,都必须在党内确保政治纪律的权威。执政党如果没有政治纪律的约束,组织系统处于涣散或分裂的状态,敌对势力就会兴风作浪,并乘机取而代之。列宁指出:“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4](P252)。近几十年来的世界政党政治的实践证明,执政党内部的组织分裂是丧失政权的致命性因素。

在研究政党政治的论著中,一般都把政党的垮台归于经济滞后、分配不均或官员腐败。固然,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政党失去民意,但执政党内部的组织分裂也是丧失政权的重要原因。因为执政党内部的组织分裂,不仅使自身失去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机会和能力,而且为反对派夺取政权提供了可能。第一,百年老党因党内纷争而失去选民的支持。印度国大党曾经领导印度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但这个百年老党由于自身内部派系的剧烈斗争而于1996年把政权拱手让给了反对派。国大党的组织是由不同的民族、阶级、阶层、种姓和宗教团体构成的,建党百年也始终没有把这些不同的组织团体融为一体。尼赫鲁任党内领袖时是以个人的崇高威望维系着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他逝世后,党内分歧就立刻萌动,出现了党员倒戈的现象。从1964年至1995年,印度国大党曾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其中1995年的第三次大分裂使国大党大伤元气。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1991年遇刺身亡后,党内矛盾和争权夺利的斗争日趋剧烈。1994年,国大党在安得拉邦选举失利,发展部部长辛格攻击时任总理拉奥,而拉奥出于自身利益开除了辛格6年的党籍。印度国大党的分裂,不仅在竞选中分散了党内的选票,而且促使一部分选民投向了反对派。可见,一个百年老党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是内部的无休止纷争和内部组织的分裂。第二,具有革命传统的政党因党内分裂而丧失政权。苏共是一个有革命传统的政党,其垮台固然与政治经济体制僵化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误有关,党内的分裂也是直接原因。苏共在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新思维”之后,党内就出现了思想分歧。当时的苏共政治局委员叶利钦公开攻击所谓的“党内保守派”利加乔夫,随后又脱离了苏共,以个人身份参加俄罗斯总统选举。1991年,苏共党内高层为挽救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而发动了政变,而政变的失败又加快了党的组织分裂。解禁后的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苏共”,一个拥有74年执政历史的大党就解体了。可见,苏共因社会危机而引起的内部组织分裂导致了自我灭亡。第三,有政绩的政党因党内分化而失去了“一党独大”的执政地位。日本自民党在二战后的几十年,凭借经济爆发式增长的良好政绩而连续执政了38年。1993年自民党之所以失去“一党独大”的执政地位,也与自身组织的分裂相关。日本自民党由多个“派阀”组成,在1955年成立的时候没有把各个派系的隔阂消除,在组织形态上保留了11个派阀。日本自民党的“派阀”特色固然为防止党内权力专断起到了制衡作用,但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内伤”。日本自民党的派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政策和支持政策的。当一个派系的政策不符合另一个派系心愿的时候,相互之间就进行政治攻击。1993年6月,日本国会围绕政治改革方案展开了激烈争论。当时的首相宫泽喜一表示要“实现政治改革”,但因为党内各种意见难以协调而被迫放弃了在本届国会通过的政治改革方案。而此时,自民党内以海部俊树为核心的八十余名议员宣布成立“自民党政治改革推进议员联盟”,声称要与党内“慎重派”划清界限,继续推进改革。自民党宣布分裂后,由于选票的分散和民心的涣散,在下一届的选举中失败。自民党是在连续执政了38年,实现了经济奇迹和社会安定的情况下丧失独揽政权格局的,个中原因值得我们“细嚼”。日本自民党第一次丧失“一党执政”的格局,不是因为经济社会问题,而是源于党的内部组织的分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这不仅是党九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总结,同时也借鉴了世界政党政治的教训。毛泽东指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列宁指出,共产党“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4](P415)。实现党的团结,要求党内思想的统一、政治的统一和组织的统一。因此,我们党一定要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政治优势,把保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看成保护自己的眼球一样。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