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盘“地方7万亿投资” 变与不变折射经济冷暖 (3)

解盘“地方7万亿投资” 变与不变折射经济冷暖 (3)

变:地方财政掣肘

借力民间资本

一方面,近几年受土地收入的锐减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下滑,地方政府要稳增长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掣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需要大笔投资,在这种矛盾下,有分析人士就提醒,应防范地方投资冲动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王一鸣说,“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偿债高峰,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半拉子工程。”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建议,稳增长应当借力民间资金。“利用政策性银行或者发行铁路建设债等都可以吸引民间资金的参与。同时,可以利用参股、承包、收益分享等各种方式加大公有部门和民营部门的合作。”

王一鸣也表示,地方政府应放开服务业民资准入,鼓励民资进入由政府主导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事实上,在借力民资方面,不少地方已有尝试。江西省住建厅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广西也发布文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领域,出台细则鼓励民间资本参建保障房。(记者 梁敏)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