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改革加速不惧唱衰(3)

摘要:中国改革会加速而非减速,中国经济会减速而非失速。但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如何将这一政策信号精准地传达出去,如何对国际社会和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预期引导,对中国经济顺利实现“换挡增效”意义重大。

改革加速不惧唱衰

中国改革会加速而非减速,中国经济会减速而非失速。但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如何将这一政策信号精准地传达出去,如何对国际社会和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预期引导,对中国经济顺利实现“换挡增效”意义重大。

在如今的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对自身经济和改革的预期管理能力已大幅提升,中国的政策思路正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种与国际社会和资本市场沟通能力的提升,是中国可以容忍增速放缓的一大底气来源,并为中国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围绕中国经济减速问题,IMF总裁拉加德日前说:“中国经济不会迅速下滑,我能感受到中国政府对改革的态度是严肃坚定的。”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也表示,虽然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政府进行结构改革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针对担心中国经济下滑过快的担忧,IMF亚太区副主管兼中国工作组负责人马库斯·罗德劳尔说:“风险并不在于经济增长放缓,而是在于经济增长不被允许放缓。”针对中国是否会拖延改革的疑问,美国《福布斯》杂志刊文认为:“包括最新举措在内的一系列经济政策表明,中国新领导人的改革承诺是认真的。”

在世行和IMF春会期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有关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战略定力”表态,以及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关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表态,均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正面回应。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决意忍受短期经济痛楚来推进改革的信号令一些经济学家受到鼓舞。”而人民币贬值话题在本次世行和IMF会议上也同样没有成为中国“把柄”,拉加德甚至主动为中国辩护,认为近期人民币波动幅度扩大是朝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一步,而非刻意的货币贬值。

“中国逻辑”获得国际理解和认同来之不易。仅仅数年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改革还颇多指责和不理解,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顺差问题、失衡问题等等是“敲打”中国的常见话题。而如今,中国坚持不刺激、允许更低增速、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等一系列政策信号准确地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这是中国预期管理能力以及整体经济治理能力提升的表现,也为中国改革赢得了理想的外部环境。(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