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结束,我们基层党员作为第二批学习对象也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在此之前根据县委提出的腾冲先行一步的要求我们在学习教育和征求意见方面提前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开展了一些活动,在前一阶段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规定书目,重温了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精辟论述,学习了杨善洲、杨学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下面我结合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自己的一些工作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我参加工作以来多次参加了诸如“三讲”、“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查三看”、“四群教育”等 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正是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有一定政治修养和工作能力的基层党员干部,可以说每一次学教活动都是对自己的 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不仅增强我们的利益观念和竞争意识,而且还会引起 追求目标的变化,评判是非标准的变化,相互关系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主导方面是积极的,但也会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其它一些不 正确的意识滋长。在这种情况下,非常需要这么一次针对作风建设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来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坚持以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主动矫正人 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上的偏差,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影响。
二、开展此次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点思考
各 种形式的学教活动大都按照学习教育、查找问题、整改提高三个步骤来进行,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不例外,但此次学教活动更注重自身作风建设和思想 认识的提高,在活动中如何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切实转变作风,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我个人认为要有一种换位思考的意识,以此来指导自 己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就一直在乡镇的基层干部,10多年的工作经历都是在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中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深有感触。记得刚参加工作是在90年 代末,当时的政府对群众的工作方式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指导性工作方式,当时的群众发展意识不强,加之负担较重,造成有些工作较难开展,如产业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公余粮催收等等一些工作都是由各级政府组成工作队到群众中贯彻落实,有时甚至要采取一些强制措施,这样的工作方式也造成了部分群众对政府部门 的一些误解。随着国家的富强,惠农政策也得到了加强和落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项目也落地各乡镇和农村,群众的思想也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发 生了转变,但在发展中又出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矛盾,而在处理这些矛盾过程中有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由于政策执行不到位、方法不得当,甚至违法违纪现象的存在,造成了误解的加深,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大。要消除这些误解,缓合干群关系,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 进工作方式,既要执行好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站在农民群众的利益上去思考一下,找到一些能实现双赢的工作方式、方法。
作为基层干部,所做的工作都是直面广大群众,我们工作效果的优劣和服务态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熟悉政策。现在国家的惠农政策较多,内容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一定要熟悉各项政策,公平、公正、公开地来执行,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优亲厚友。
二是熟练业务。要求我们办事人员必须全面熟练地掌握办理各项业务的程序和所需的相关材料,要提前一次性告知办事的群众,不能让来办事的群众为了一件事情的办理而多次往返。
三是优质服务。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现在的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一些不同看法,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办事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造成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我们要站在办事群众的角度上去想一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我们才能在办事时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去办,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