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开启中国人权发展新时代的幸福梦

中国梦是开启中国人权发展新时代的幸福梦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之梦。而人权,是每个人有尊严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条件。中国梦与中国人权事业同根同源,实现中国梦将开启中国人权发展的新时代。

人权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条件

当前,如何认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国梦的根本价值指向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这一论述阐明了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然包含对人权的尊重。人权既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既包括个人权利,又包括集体权利。人权强调以人为本,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人权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是使人的生命、自由和福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的规范性要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曾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典范,是世界民族之林的佼佼者。近代以后,内忧外患之下的中华民族走下历史的巅峰,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传统中国文化遭受冲击,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民族和人民遭受了沉重的苦难。中华民族从往日荣光走向衰败,一个内生的原因就是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和文化对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权利意识的压抑和扼杀。尽管出现过“明君”和“清官”,也无法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伟大的尝试。中国共产党高举着人权的旗帜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人民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的权利意识空前觉醒,人民的历史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在人权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重新回到世界大国的行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赢得世界的尊重,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尊重和认可。当今世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本质上要体现在其对人民的自由和福祉的尊重和保障之上。每个个体和整个群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展现了一个民族文明的魅力、实力和素养,说明这个民族的伟大和荣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其他民族发自内心的尊重、称赞和效仿。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的意义上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也是中国人民的人权梦。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中国梦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使中国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而人民幸福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其每一项基本人权得到尊重和保障,从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公民权、政治权、到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再到文化权、环境权等等,这些基本人权囊括了一个个个体幸福人生的各个维度,本质上都是保障人民追求幸福的权利。在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人权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国人民的各项权利实现和保障的程度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实现中国梦对中国的人权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战略指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实现中国梦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认识。中国梦要求把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最基本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人民幸福的高度来看待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进一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真正把人权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和决策的一个最基本的视角和标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一切执政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中国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权利。

实现中国梦要求认真落实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该计划是我国政府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政策文件,这既是我国政府在人权领域作出的庄严承诺,又是在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特点和规律重要探索基础上的系统部署,体现了实现中国梦在工作层面上对人权事业的一系列新要求。该计划对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的保障,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权利保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责任。这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人权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应该切实落实。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