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茂名腐败窝案重启调查值得期待(2)

【案例】茂名腐败窝案重启调查值得期待(2)

根基深厚

重查窝案或掀起大浪

茂名一位厅级退休干部表示:“高举轻放”的处理方式使得有处分的人不服气。一位老干部说:“哪条党纪国法规定了行贿、受贿不被处理。”

冯立梅被调查后,有媒体报道,中央巡视组接到相关举报后认为,当年对茂名腐败窝案的处理,尚欠妥当。在中央巡视组的要求之下,广东省纪委准备复查茂名官场窝案,“很多原来不追究的,现在要重新追究。”

而冯立梅被视作此次重新调查的风向标。“冯立梅深耕茂名官场20年,任职纪委书记3年多,几乎掌握着茂名官场一切秘密。”茂名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以冯立梅为钥匙,重新开启两年前的茂名官场窝案,可洞见诸多未曾披露的官场腐败细节。

重查茂名官场窝案凸显反腐无“禁区”

有钱同捞,患难却不同担,凭啥我坐牢,你官照当?此种“不公平”待遇,直接导致了当年一道涉案官员的举报,直至中央巡视组介入,才掀开了昔日“高举轻放”,“宽大处理”贪腐官员的面纱。据悉,当年茂名窝案直接牵涉县处级及以上官员200多人,波及105个党政部门,以及市辖6个县(区)的主要领导。但最终立案查处的只有61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仅有20人。也就是说,至今大多数人仍然游离于法外。其中,不少人不但没有受到惩处,反而官帽照戴,俸禄照拿。

腐败无特区,反腐无禁区。重查茂名官场窝案彰显了中央一以贯之的反腐态度。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密集发声反腐,多次强调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显然,对茂名贪腐者的“法外开恩”,与中央精神是背道而驰的。为维护“政局稳定”就可以亵渎法律权威?此种做法愚不可及。一方面,区区200多名贪官,在茂名众多公务员中,掀不起大浪。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把茂名官员全免了,也不足以影响大局。另一方面,对贪腐者纵容,不但败坏了官场风气,更严重挫伤了党和政府公信。官员违法却不伏法,将大大削弱党纪国法权威,只会让官员贪腐起来更加肆无忌惮,更加无所欲为,更加无法无天。

为政之要,在于取信于民,反腐败斗争更须取信于民。“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强决心需要一次次的具体反腐实践来维护。当下,重查茂名贪腐窝案,不仅是对过去的反腐“过失”进行纠偏,更重要的是,其再次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反腐面前没有“禁区”,警示官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反腐,很多时候是需要刮骨疗毒的,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期待茂名这次重查当年贪腐窝案,多些硬气,秉承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治精神,理清旧账,严惩“漏网之鱼”,交给全国人民一份满意的反腐答卷。

茂名官场窝案重新掀开值得期待

窝案一般指一群由掌了权的腐败分子组成的腐败团伙,依靠权力非法获得利益的“利益共同体”。较著名的有中石油窝案、中移动窝案、深航窝案等。而今,蛰伏了两年之久的茂名官场窝案又重新浮出了水面。

常言道,法不责众。但是,在窝案面前,法却应该责众。对于窝案只是蜻蜓点水地抓出一两个代表人物,不仅是指标不治本,更是严重违背了公平原则。一方面,对于窝案的犯罪嫌疑人来说,有些人被查被抓而落了马,而有些人却安然无事,这必然会让那些落马的官员心头很不爽。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对于窝案的官员是敢怒不敢言,如果只是抓住了其中一两个人物,人民群众对于这样的处理肯定不会满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