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年入仕:三级梯队构筑中国政治基石 (2)

关注青年入仕:三级梯队构筑中国政治基石 (2)

年轻官员的现实困境

文章称,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对一事一物的认识是“欲速则不达”,只有夯实了基础,循序渐进才能有始有终,否则可能就会变成拔苗助长。

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年轻官员就陷入了一个被长期质疑的陷阱,质疑家庭背景掩盖下的个人身份,质疑官员本身的素质能力。

文章认为,这在根本上是一个制度的问题,领导干部选拔不公开不透明,公众就形成了惯性的质疑,只要是被媒体挖掘出来了,不管是基于公正的还是黑幕升迁,都会遭遇嘘声。身份的问题可以用制度来解决,就是程序正义,所有的升迁路径都昭示于广庭之下,是对公众质疑的最好回应。

但是个人素质能力的问题,非自己解决不行,当下的很多年轻官员都是通过考试考上去的,这种“考试型年轻官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总会捉襟见肘,理论解决不了复杂的局面,只有经验才能化解,所以二者结合才是未来的出路。多岗位锻炼、多地区锻炼才能积累更多化解矛盾和困难的绝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公众的嘘声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民主监督的现代政治,惟有自身正才能百姓从,自身才是解决问题的秘钥,“政坛花瓶”的形象需要自己去打破。

习近平用人观与年轻官员的未来

文章分析指,作为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公开场合鲜有对用人喜好的表达,但通过媒体不间断的总结和分析,也可管窥一二,低调务实是核心的关键词。

至于对年轻干部的期许,在习近平任国家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时的2009年就有过具体的论述,在3月30日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如是说,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各级党委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保证一代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为目标。

如今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此前的理念想必会一以贯之,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周森锋们,至少在正常晋升的年轻官员遭到非议的时候,可以以此来勉励自己,年轻无罪,有罪的是无能。

文章最后指出,吐故纳新,代际更替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人事的法则,新老续接是每一个政治系统的内核保障,中共也不例外,惟有后续者动力足、其身正才能谈基业长青,惟有前者高风亮节后者朝气清明才能谈国强民富。(记者 马俊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