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交城市”
“公交城市”是指以社会化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路网交通负荷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并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交通系统,体现了交通与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主要特征:较高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比例;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多元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以人为本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政策;高效的城市交通综合管理。
世界八大公交城市: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
二、 “选择了公共交通,就是选择了城市的未来”?
“公交都市”倡导城市公共交通主动引导城市发展。什么是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人们喜欢自己的生活能有更多的选择,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所有的城市都不可能规划得十分完美,使每个人的居所都靠近工作地、靠近城市各种设施(商店、学校、公园、医院等)。
交通系统使人们可以穿梭于住所和城市的各个角落。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强调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功能、空间布局默契协调、共存共促。看看近代以来的城市交通发展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以及北美的一些最早的工业化的国家最初是通过铁路来解决人们的日常交通,这些地上或地下的轨道交通系统促进了城市周围乡村地带的开放,使那里成为住宅区,人们通过高效、快速的铁路系统往返于住所和工作场所。
20世纪初至中叶——私人汽车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相比轨道交通,私人汽车可以实现“门对门”的交通出行,正是因为人们相信私人汽车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出行选择,私人汽车成为许多城市最为崇尚的交通模式。但是,逐渐出现了3个问题:(1)高密度的住宅区,私人汽车代替不了地铁公交。事实上,在很多城市,离开了轨道交通,城市就无法运作,例如,伦敦的Underground,巴黎的Metro,纽约的subway,新加波的MRT,香港的MTR。(2)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形式的城市,城市形态形成了一种“病态”模式,一是低密度的建筑向周围的郊区不断蔓延,二是道路系统建设和维护投入巨大,三是人们每天必须长距离出行。最后面临的境况是:即使占用了巨大的空间,却无法摆脱拥堵的困境。(3)大气污染。以私人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以消耗大量天然石油资源为依托,释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20世纪末——以私人汽车为主要交通模式的美国城市开始重新回归公共交通模式,投资修建轨道交通。由于当初蔓延式开发的郊区住宅,是按照以私人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来设计的,这样的住宅区无法有效地利用轨道交通系统,因此诞生了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TOD)。 按照TOD的理念,高密度的住宅及商业设施集中在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例如轨道交通)的周围,人们通过步行或者自行车或者地面公交到达轨道交通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