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浙北平原地区如何治水?

浙江 :浙北平原地区如何治水?

浙北地区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和城镇密集,但由于地处杭嘉湖平原河网的末梢地区,且地势低平、河道水体流动性较差,自净能力弱。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城镇污水垃圾、农业养殖等造成的污染,已远超水环境承载能力,迫切需要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步伐。

虽然浙北地区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水环境治理的“重磅打击”,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和追求集约型经济发展,但仍然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扭转经济粗放型发展的局面,能源资源消耗的持续增加已使水体承载能力不堪负荷。

二是顶层设计制度缺失是水环境治理的“明显硬伤”,虽然现阶段有关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许多,但相对于实践的需要仍严重滞后。

三是公众参与的缺乏是水环境治理的“主要缺憾”,就水环境治理的主体而言,当前尚显不足。这种不足性主要表现在政府承担了水环境治理的全部责任,从河长制的实施情况看,似乎河道水环境是河长的份内事,而企业、沿河居民只是水环境治理的被动接受者。从水环境治理的手段看,似乎企业、沿河居民只是污染者,而政府是河道水环境的促进者。

四是流域联动管理的缺位使水环境治理陷入“绝对被动”。流域上游地区总能对下游地区产生水污染影响。一旦在上游地区发生了水污染事故,若不及时治理,几乎整个流域都可能受到影响。

加强水环境治理,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举措,是增强人民群众和谐幸福感的现实需要,要使水环境治理切实出成效,需要建立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