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完整性与包容性之传承

中国文化完整性与包容性之传承

罗格尔·巴尔特拉,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人文社科学者,是墨西哥当代最著名的文化人物之一。现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学研究院、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荣誉研究员,于2013年荣获墨西哥国家人文艺术奖。巴尔特拉教授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曾在美国、欧洲和拉美许多知名高校任教。

韩震,哲学博士,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重点教材《西方哲学史》首席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首批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哲学著述甚丰,尤其在历史哲学和价值哲学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多次获北京市、教育部和国家教学科研成果奖。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

3月25日,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罗格尔·巴尔特拉(Roger Bartra)到访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席韩震教授与他就中国当代文化与思想、中国社会变革、墨西哥社会文化变革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韩震教授向巴尔特拉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强调了其“以人为本”、重视和谐的特点,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近现代西方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根源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分析了中国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当代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潮,向巴尔特拉教授展示了“中国梦”以及中国人民希望稳步、和谐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念。巴尔特拉教授对中华文化的精髓以及中华民族的智慧深表赞许的同时,也介绍了墨西哥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程、墨西哥革命民族主义思潮、墨西哥社会与政治制度的变革等内容,认为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避免了墨西哥当代社会中遇到的不少难题,值得学习和借鉴。从两位学者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中墨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火花,体会到向西方学界介绍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的一种有益思路。

跨越重洋 感知中国

韩震: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巴尔特拉先生的到来让北外师生感到非常高兴。

巴尔特拉:非常感谢,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对此次访问有很大的期待。墨西哥和中国相距遥远,但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近年来双边政治、经贸关系的发展引人瞩目,但两国在文化和思想上的相互了解还不够深入。在墨西哥,有的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还不够了解,或存有偏见和过于含糊的看法。这些看法中有不少都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和利益格局的影响,但我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应当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希望能借此机会向诸位请教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韩震:您此次来访的时机非常好,正值中国社会全面改革开放、思想文化百花齐放、文化日益展现多姿多彩的繁荣时期。如果您30年前来中国,就不会看到如今这么多的高楼大厦、汽车、商场、公司。就像您关注中国一样,我们对墨西哥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向您多了解墨西哥的情况。北外西语系是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重镇,我们与西班牙语世界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巴尔特拉:我这次来中国,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北京外国语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墨西哥研究中心主任吉列尔莫·普利多博士(曾任墨西哥驻华使馆文化官员),我的助手马鲁西亚女士和我的夫人。他们有的在中国工作多年,有的对中国文化十分向往,正是他们激发了我对中国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中国最近几十年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特别想了解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经历了哪些变化。

中华文化自古重视人的元素

韩震:和世界上许多其他民族一样,中华民族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当然,每个民族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产生阶段性的文化特征,这和生产力水平是相关的。我一直在思考中国为什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实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视人的文化,儒家文化说要“敬鬼神而远之”,这和马克思主义中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历史的观点是相互契合的。中国古代就已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人自身的修养、教化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正是由于对“天人合一”的过度推崇,中国近代在科学技术方面逐步落后于西方。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知识分子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对策,即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不放弃传统文化。当时,尤其是甲午战争之后,也有人提出要“全盘西化”,要转变文化和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但实际上,即使是主张“全盘西化”的学者,他们身上也仍带有传统文化的基因,比如胡适在婚姻上也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娶了与他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的夫人;反过来,那些固守传统的人,在思想上其实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影响,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主张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追求民族解放的中国人民的欢迎。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几乎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或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学者,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李达等,他们的著作在青年人中广为传播,也颇获赞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家,当时都受到这批学者启蒙和熏陶。相比之下,欧美哲学在中国的影响力则局限在学术界的小圈子内。

当然,中国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前提的。在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身上,我们同样能找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印记。比如,毛泽东思想中对道德意志的重视和提倡,这与孟子“养浩然之气”的主张不谋而合。所以我们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更符合中国的实际。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