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基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政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这一基本任务、首要职责来谋篇布局,确保政治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有序。
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置于首位。一要增强忧患意识。要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的可喜局面,增强必胜信心,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要充分认识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的直接危害,加速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和“颜色革命”图谋的潜在风险,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绷紧对敌斗争这根弦,把住国家安全这扇门。二要强化超前观念。见事早、反应快,善于洞察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着力抓小抓细抓“冒尖”,注重见微知著、预警预防,力求未动预知、异动先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把各种稳定风险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萌芽状态。三要树立底线思维。从最好处着想,从最坏处着力,宁愿把事态估计得严重一些,把对策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做好紧急应对各项准备,完善处置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守住底线、不出大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和驾驭复杂局势制胜权。
始终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稳压器”。一要治源头。从触发的深层原因看,大量的矛盾纠纷都与民生和决策问题有关。要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心理干预机制,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决策出台,都必须把稳评作为前置条件和刚性门槛,坚持应评尽评。二要聚合力。要健全完善大调解联动体系,形成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综合施策的化解矛盾新格局;依托乡镇(街道)服务管理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发挥基层干部和群防群治力量优势,第一时间发现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关系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维稳、综治、信访、公安等部门情报信息研判和依法处置联动处理协作机制,实现排查化解工作动态化、常态化。三要解难题。要抓住信访改革的极好契机,切实扭转“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非正常状况和信访信闹不信法现象,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
始终把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作为“防火墙”。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力行建设与规范并重、发展与管理同步,推动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坚决消除管理盲区;进一步健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加强网上巡查管理,坚决防止网上恶意炒作和有害信息传播,严厉打击各种网络犯罪和违法侵权行为,严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网上滋生蔓延、形成现实危害,决不能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另一方面,要大力构建和完善宣传、引导、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格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做好对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和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切实维护网上秩序,有效掌握话语权、主导权,传播正能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