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人员的时间都去哪儿

基层公务人员的时间都去哪儿

时下,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我们的时间到底去哪儿了?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人员,笔者也有自己的答案。

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一杯茶,一张报”,网络上、群众间不经意会看到或是听到对基层公务人员这样的评价。不管是误解还是偏见,这都是一种有力的鞭策,时刻善意地提醒着我们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层公务人员,解决好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做群众工作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吹拉弹唱”,而是实地调研、走门串户。所以,常在农户家中串门的,不一定是乡里邻里,很多都是工作人员;常在田间地头走动的,也不一定是农民,很大部分都是“田坎干部”。我们的工作时间大都用在了解决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上。只要群众有需要,有诉求,有反映,就有我们的身影。

坚持不懈强化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世情国情民情的不断变化,基层工作的复杂多变,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屹立潮头。我们以学习武装头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学习党的先进性理论、国家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学习“群众路线”,以工作促使学习,以学习促进工作。一支业务水平高、自身素质好的基层队伍正在形成。

全力塑造良好形象。曾几何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印记深深烙在基层公务人员身上。“身正不怕影子斜”,唯有身子正、作风实,才能禁得起群众检验。我们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查摆自己,力除自身顽疾。形而上学少了,工作落实多了;宴请吃送少了,陪伴家人多了;棋牌赌博少了,文体活动多了;负面声音少了,群众点赞多了。基层公务人员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人民公仆的形象。

时间稍纵即逝,可喜的是,我们正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为群众办些实事。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