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信息错误乃至被造假,归根结底,还是责任心的问题,因为责任心差,所以不注意婚姻登记系统的安全,账号密码管理不到位,也因为责任心差,“三结三离”却没有原始申请文件的荒谬记录才没有被发现。然而,错误的公民信息登记会伤害公民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滥用职权,肆意造假,群众更加不能答应。
当前,群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管理者们更应该有把管理服务工作做到群众满意的责任感。相关部门必须强化监管,对渎职者们及时查纠,才能树立起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未婚女被“三结三离”是权力“移位”
从媒体报道来看,这似乎只是一起牵涉个人恩怨的闹剧,可是认真分析,却不尽于此。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因追求不到女孩就伪造其婚姻信息,李某这种利用职务之便来满足一己私利的行为,一方面说明李某胸怀狭隘、愚蠢可笑,缺失最起码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更折射出其内心深处的特权意识和特权思想。其本质是对手中权力的跑偏,更是让公共权力的“移位”。
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追不到一个女孩可能会心灰意冷,也可能会愈挫愈勇,但李某这种通过伪造女方婚姻信息来达到报复目的的心理着实令人后怕。一方面,李某此举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和心理阴影是难以抺去的;另一方面,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因为在这里,李某手中的审批权,是人民所赋予的公共权力,它代表的不是李某一个人,而是一个部门、机关,甚至代表政府。李某所做的一切,不仅是简单的道德沦丧,而是更会引起大众对政府的失信。而政府一旦失去公信力,就会受到大众质疑和反对。所以说,如果任由这样的人胡作非为,用公权力泄私愤,那么整个社会就要乱了套。
此外,从中也不难看出,李某整个制造虚假婚姻信息的过程却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一切都是那么畅通无阻,这也充分暴露出基层婚姻登记等制度上存在监管真空区。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户籍还是婚姻登记信息都不是儿戏,这些信息的管理也不应该只有一两个人负责,监管不到位,最终为此“埋单”的还是普通百姓。
好在李某及相关责任人都已经受到严肃处理。未婚女“三结三离”虽是个例,但其充分反证出个别公职人员内心扭曲的特权意识,同时也暴露出在相关领域上监管的缺失。所以,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同时,更要加强对公权力行使的监督。唯其如此,才能避免类似闹剧再次发生,也才能有效防止权力“移位”。
未婚女被“三结三离”不可笑,可怕
乍看这条消息,只觉得好笑,堂堂政府工作人员,只因求爱未果便做出了这等如三岁孩童“画个圈圈诅咒你”般的荒唐事。可仔细想想,却觉得可怕,随便篡改他人婚姻信息,用公权力泄私愤,任由这样的人员肆意妄为,岂不乱了套?
时代不断进步,民主与法制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在学生时代便用稚嫩的童声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倒背如流,可仍培养出这样“无知、无畏、无德”的“三无”人员,可见在法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不但没有增强,权力意识却恣意膨胀。我们总说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可有些人却总忘了给笼子上锁,以至于不自觉的权力总是时不时出来“溜达溜达”,甚至挟公权泄私愤,伤害群众的利益和感情。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对政府公信力的伤害更甚,因为公权一旦行使,他所代表的就不再是工作人员一个人,而是一个部门、机关,甚至代表政府,人们质疑的不仅仅是实施者的道德,而是政府工作人员群体的失信。而政府一旦失去公信力,不管他说真话还是假话,办好事还是坏事,都会受到质疑和反对,后果不堪设想。
所幸的是,此次事件中,相关人员已经受到严肃处理。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对于公权力的行使必须监督。否则,今天是拒绝求爱,便被“三次结婚,三次离婚”,谁知道哪天又得罪了谁,会不会被“死去活来”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