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中国周边外交新轴心(3)

中亚:中国周边外交新轴心(3)

竞争中的中亚一体化

目前,覆盖中亚的多边机制众多,除了亚信会议,还有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俄白哈关税同盟、欧亚经济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突厥语国家峰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计划等。这些多边机制主要由俄罗斯、中国和国际金融机构三大力量推动,虽然口号都是一体化,但观念和方式互有不同,甚至相互竞争。

俄罗斯主导的一体化,是政治、经济、军事多管齐下的整合过程,目的是建立以欧亚联盟为目标的国家联盟,以确保莫斯科对这一地区的全面控制。中亚只是其中的一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以及其余的独联体国家都是这一联盟关注的对象。西方分析家认为,这是普京要恢复苏联的一种战略企图。

中国努力推动的中亚一体化,主要还是对中国与中亚双边经济关系的一种提升。比如中国-中亚油气管道,中国与中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酝酿中的中国-中亚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在此基础上,中国也尝试发挥中亚的重要地缘战略枢纽作用,深化与阿富汗、印度、伊朗,乃至土耳其的文化和经济联系。这些国家都对大丝绸之路的观念予以认同,也都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中有角色扮演。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和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伊斯兰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世界银行等)推进的中亚一体化完全是功能性的,主要是调解各国间的资源纠纷,推动各国经济复兴,促进经贸、人员往来等,为将来方向更加明确的一体化打下基础。至于上合组织,在经过前期的迅速成长后,现在处在发展的瓶颈阶段,面临着定位不清、功能不明、应对危机乏力、缺乏新的合作增长点等一系列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在中亚一体化中发挥主要作用。

中国明确承认俄罗斯在独联体的传统影响,但两国在中亚一体化的方式和理念上的差别,让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俄罗斯加大防范中国“经济巨人”在其传统势力范围边上的崛起,和中亚国家对中国“经济扩张”的担忧一起,正在成为未来中国推动中亚经济一体化的两大障碍。随着欧美经济危机后国际金融机构在中亚减少投入,未来中俄在中亚的竞争可能大过合作。值得未雨绸缪的是,俄美争夺乌克兰和美日澳军盟不断强化,同时增加了俄中两国的外部压力,如果利用得好,会提升中俄背靠背的战略支持,反之则可能因为外部的挤压而激化两国在中亚的矛盾。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