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家园 办实事解难题
每天早晨9点,朝阳村的幸福互助院准时开饭。全村20多名留守老人从各自家里陆续过来吃早饭。大家像家里吃饭一样围坐餐桌,每人一份,不够再盛。75岁的张永贵老人介绍说:幸福院人多、热闹、生活好,自己舒坦、儿女放心。
围绕留守独居老人的吃饭、照料等问题,千阳县给各村资助10万元,村上通过租民房、整修闲房、建新房等形式,先后建起45个互助幸福院,配有餐厅、活动室、厨房,电视、电话等生活用具,有效解决了独居老人的吃饭、照顾等难题。其创新做法和高效运营经验,得到国家民政部领导充分肯定。
千阳的村支部书记都是在全县范围公开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县上采取县镇双重考核、群众评议实绩、工资绩效挂钩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每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大家围绕群众的水电路、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积极争项目、办实事、解难事,改善民生。
全县启动农村居住环境改善工程后,各村干部争先恐后,按照进县城、镇区、社区、安置房四种形式,引导7000多户农民告别土窑洞、土坯房、独居户,向40个中心社区搬迁,享受水、电、路、讯等公共设施。群众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可“一站式”办理证照、医药、计生、购物、文体等30多种事。此外,各镇先后建起“四位一体”的高标准幼儿园,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比城市更优惠的学前教育。全县投放的80多辆通村公交车,以2-3元钱的通票穿行于城乡之间,出行非常便捷。
为方便群众办事,千阳县还在各村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村干部轮流坐班、调解纠纷、代办事务,社区人员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群众大小事随叫随办,就连领养老金、发快递、取包裹这类钱物繁杂的事也不例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