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部署中,要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生活好、过得体面、有尊严,有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人口城镇化。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城镇为主要载体和人口聚集地的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带有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风险社会。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注意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必须努力实现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的转变,必须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坚持规范履职、文明执法,善于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手段解决城市管理难题顽症,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促进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因此,在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既要关注城镇规模的扩大,更要在此进程中保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协调发展。人口城镇化是一个紧密型结构的社会载体,显其张力的是城市经济活力、文化内涵、社会文明和谐等等。与此同时,城镇化还是社会结构调整与进步的过程,是人们不断追求生活方式向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人们追求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实质上是对城镇化发展的统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化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关系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